首页> 中文学位 >安信证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6h】

安信证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调查研究法

1.4.2 实证分析法

1.5 创新和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

第二章 券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概述

2.1 券商集合资产管理的基本理论

2.1.1 券商集合资产管理的内涵

2.1.2 券商集合资产管理的产品分类

2.1.3 券商集合资产管理的业务流程

2.2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管理

2.2.1 中国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

2.2.2 中国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投资决策

2.2.3 中国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

2.2.4 中国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收益分配

第三章 安信证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概述

3.1 安信证券券商集合资产管理发展现状

3.1.1 安信证券集合资产管理发展历史

3.1.2 安信证券集合资产管理的业务现状

3.2 安信理财一号的分析

3.2.1 理财一号简要介绍

3.2.2 理财一号的投资模式

3.2.3 理财一号的特点

3.2.4 理财一号的现状

第四章 安信证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存在的问题

4.1 预期收益率偏低

4.1.1 安信理财一号的收益率偏低原因分析

4.1.2 安信理财二号的收益率偏低原因分析

4.2 流动性不强

4.3 创新性不够

4.3.1 同质化严重

4.3.2 通道业务严重

4.4 申购赎回体验差

4.4.1 申购赎回操作渠道有限

4.4.2 申购赎回操作时间有限

4.5 售后服务不完善

4.5.1 人工服务接入较难

4.5.2 部分产品赎回时间不确定,到期后没有短信通知

4.5.3 客户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足够重视

第五章 完善安信证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的对策建议

5.1 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预期收益率

5.2 设立转让平台开通绿色通道系统增强产品流动性

5.3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创新

5.4 开放隔日委托系统和移动申赎系统提升客户体验满意度

5.5 健全售后服务团队数量和质量完善售后服务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兴起和证监会限制,我国的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2013年6月1日后,根据证监会的券商发文规定,券商只能发行200人以下的小集合,但是由于小集合主要是通道产品,普通投资者不能参与,极大的影响了投资者的参与热情。2013年6月余额宝的出现打开了互联网金融的阀门,也增强了人们的理财知识,同时对传统金融行业如银行、证券等也够成巨大威胁。在余额宝正式运营一个月,资产规模超过了100亿元,互联网金融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P2P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作为这个新兴行业的细分代表,凭借年收益水平远远高于银行和证券公司的理财产品,没有股票投资的亏损风险,也不像信托产品对投资金额有较大要求等优势,为投资市场上多数普通投资者带来了投资的热情。此外,2015年下半年股票市场的大动荡,引得各路资金纷纷逃离,对集合理财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针对以上情况,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安信集合资产管理产品做代表,对安信证券集合资产管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安信集合资产管理的历史现状,找出现存问题,最后结合在安信的实际工作经验并通过部门调研等方式,针对安信证券目前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安信资产管理现存问题主要有:预期收益偏低;流动性不强;创新性不够;申购赎回体验差;售后服务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意见有: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设立转让平台方便急需资金的投资者将产品转让给其他投资者、开通资金到账的绿色通道服务解决客户的燃眉之急;提升人才和公司的创新意识;开放隔日委托系统和增加移动端申购的通道;提高转人工接听率、发送提示短信以及重视客户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