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葫芦[6]脲改性天然多糖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6h】

葫芦[6]脲改性天然多糖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壳聚糖吸附材料

1.2.1 醛类化合物交联壳聚糖

1.2.2 壳聚糖与环氧氯丙烷交联

1.2.3 壳聚糖与聚乙二醇类交联

1.3 海藻酸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4 葫芦脲的简介

1.4.1 葫芦脲的结构特征

1.4.2 葫芦脲的合成与提纯

1.4.3 葫芦脲的分子识别

1.4.4 葫芦脲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葫芦[6]脲接枝壳聚糖对偶氦染料的吸附研究

2.1 引言

2.2.1 实验药品

2.2.2 测试方法

2.2.3 合成步骤

2.2.4 Ca[6]-CS对偶氮染料吸附性能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B[6]-CS的红外表征

2.3.2 吸附研究中常用模型

2.3.3 CB[6]接枝壳聚糖对酸性铬兰K的吸附研究

2.3.4 CB[6]接枝壳聚糖对偶氮胭脂红B的吸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葫芦[6]脲诱导海藻酸钠/丙烯酰胺互穿网络凝胶粒子的制备及其对染料吸附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2 测试方法

3.2.3 合成步骤

3.2.4 CB[6]-IPN吸附性能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B[6]-IPN吸附剂的制备

3.3.2 CB[6]-IPN吸附剂的表征及性质

3.3.3 CB[6]-IPN吸附剂的形貌

3.3.5 温度对于吸附效果的影响

3.3.6 pH值对于吸附效果的影响

3.3.7 吸附等温线

3.3.8 吸附动力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未完成的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离子、芳香族化合物及染料等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工业上已经采取多种技术进行污水处理,如能对特定污染物进行针对性设计吸附剂,并实现高效去除污染物,将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壳聚糖、淀粉及海藻酸等天然多糖具有羟基、酰胺基、羧基、胺基等官能团,可以方便的与多种分子进行反应,使其进一步功能化,对不同的水体污染物,可以针对性的引入其他功能分子。同时,天然多糖来源丰富、可生物降解、价格低廉,比较容易实现工业化。本论文选择壳聚糖及海藻酸钠两种廉价的原料进行改性,在体系中引入葫芦[6]脲(CB[6]),制备了系列性能优异的吸附材料。
  (1)制备葫芦[6]脲接枝壳聚糖(CB[6]-CS),分别获得CB[6]含量不同的三种吸附材料(CB[6]-CS-1、CB[6]-CS-2、CB[6]-CS-3);并将所合成的三种CB[6]-CS材料用于吸附偶氮胭脂红B及酸性铬兰K,考察了温度、pH值、盐度以及吸附剂用量对于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等温线以及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将CB[6]接枝于壳聚糖后,获得了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其既具有CB[6]分子识别的特点,又兼具壳聚糖的各种优良性质,作为吸附剂可以发挥壳聚糖与CB[6]的协同作用,对于偶氮胭脂红B及酸性铬兰K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
  (2)制备葫芦[6]脲诱导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互穿网络凝胶粒子(CB[6]-IPN),通过改变制备条件,分别获得CB[6]含量不同的三种凝胶粒子(CB[6]-IPN-1、CB[6]-IPN-2、CB[6]-IPN-3)。另外,制备了一种CaCl2诱导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互穿网络凝胶粒子(CaCl2-IPN),通过红外、热重、固体核磁等对CB[6]-IPN凝胶粒子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CB[6]-IPN与CaCl2-IPN两类凝胶粒子形貌的差异。将CB[6]-IPN与CaCl2-IPN两类凝胶粒子分别用于吸附偶氮胭脂红B,考察了温度、pH值以及盐度对于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等温线以及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在CB[6]-IPN凝胶粒子中,具有许多不规则的大孔道结构,有利于进行吸附一些体积较大的染料分子,同时由于CB[6]会与偶氮胭脂红B发生一定的相互作用,因此对偶氮胭脂红B的吸附效果较好。而CaCl2-IPN凝胶粒子中,缺少大孔道结构,并且没有与偶氮胭脂红B的特殊相互作用,因此,吸附效果较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