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克拉维酸发酵培养基及发酵工艺的优化
【6h】

克拉维酸发酵培养基及发酵工艺的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CA)是由棒状链霉菌产生的一种具有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的抗生素。本文通过对棒状链霉菌的培养基及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提高了菌株的克拉维酸生产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首先,摇瓶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实验表明种子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g/100mL):玉米淀粉2.0,超细豆粉2.0,自溶酵母粉0.5,三油酸甘油酯0.5,KH2PO40.1,pH6.9;中温超细豆粉更有利于种子生长。种子培养的最佳工艺为初始pH7.0、接种量1.0%、培养温度28℃、种龄60-66h。
  其次,摇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以玉米淀粉乳替代玉米淀粉既提高了产量又可以节约成本;培养基中添加天冬氨酸、谷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均有利于CA的合成,其最佳添加浓度分别为0.02%、0.1%、0.05%、0.1%,然而甲硫氨酸对CA的合成却具有强烈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的添加对CA生物合成有显著影响,其最佳添加浓度分别为0.5%、0.1%。
  再次,摇瓶发酵工艺的优化。经优化后的最佳培养工艺为:培养基初始pH7.0、培养温度25℃、接种量2.0%、摇瓶装液量45mL/500mL、转速250r/min。
  最后,种子罐及发酵罐生产工艺的优化。种子罐的初始pH最佳为6.8,接入摇瓶种子的比例为0.1%。发酵罐培养基中大豆蛋白粉、豆油与甘油的最适加量分别为2.2%、1.2%和1.0%;种子罐转接发酵罐的最佳接种量为15%;发酵过程中采用22h后流加50%甘油溶液的工艺,并控制甘油残留量在1-3g/L之间,最有利于CA的生物合成。
  在中试实验的基础上,对棒状链霉菌进行100m3实验罐的放大培养,其克拉维酸发酵单位可达7520μg/mL,产率提高了24.3%。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