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年门诊病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定植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6h】

老年门诊病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定植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论著摘要

英文论著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 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 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流行病学及临床治疗进展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 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近年来肠球菌属细菌所致感染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并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而且由于肠球菌固有的和获得性的耐药性,致使从临床标本分离的肠球菌属细菌中有许多为多重耐药菌株。万古霉素曾经是治疗这些耐药肠球菌的有力武器。但1988年英国伦敦首次分离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此后,该耐药菌逐渐在世界各地相继被发现,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将其列为第二大院内感染病原体。近年来,VRE已出现从院内感染向社区人群传播的趋势。在未来的几十年中,VRE在社区感染中的状况很有可能象其在院内感染中所经历的过程一样,感染率逐年上升,成为一些难以治疗的社区感染的元凶。门诊病人,做为一个与医院关系密切的群体,极有可能成为VRE从院内向社区传播的一个载体。反之,基于VRE定植与感染的密切关系,有VRE定植的门诊病人一旦入院,即可成为VRE院内感染的沉默的传染源。因此,了解VRE在门诊病人中的定植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比较分析了我院门诊老年病人VRE定植患者与非定植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旨在阐明老年门诊病人VRE定植率、定植相关危险因素及药物敏感性,为本地区乃至国内社区VRE定植的研究奠定流行病学基础。 方法:采集2005年9月至2006年2月我院老年门诊年龄大于60岁的274位病人的直肠拭子标本,通过初筛试验及Vitek-2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确定出88株肠球菌并鉴定到种;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确定88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红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青霉素G及氨苄西林7种抗菌素的敏感性;对274位病人进行VRE定植相关危险因素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留取标本部位、询问日期、近一年来门诊就诊情况(就诊次数及抗生素使用情况),近一年来住院(天数超过5天)情况(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及抗菌素使用情况)、慢性病史(如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压、COPD、肾功不全等),是否入过ICU,是否接受过器官移植等。 结果全部274份老年门诊病人直肠拭子标本中检出肠球菌88株,其中VRE5株。5株VRE中粪肠球菌1株,屎肠球菌4株,VRE定植率为1.8%;在5个VRE菌株中,对替考拉宁均敏感,5株VRE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青霉素G、氨苄西林及万古霉素均耐药;5株门诊病人定植的VRE均为多重耐药菌。与同期院内感染的VRE比较,对各种抗菌素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与门诊病人VRE定植有明显相关性的危险因素包括:近一年内累计门诊次数、曾入住过ICU、近一年内曾用过万古霉素、近一年内曾用过抗厌氧菌药物、患有恶性肿瘤。上述这些因素均提示患者既往可能与医疗机构发生过密切接触。 结论目前我国老年门诊病人VRE定植率较低(占1.8%),在全部定植的肠球菌中所占比例较小(占5.7%)。与门诊病人VRE定植有明显相关性的危险因素包括:近一年内累计门诊次数、曾入住过ICU、近一年内曾用过万古霉素、近一年内曾用过抗厌氧菌药物、患有恶性肿瘤。定植的VRE可能来自于医疗机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