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辽宁省杂草稻遗传多样性研究
【6h】

辽宁省杂草稻遗传多样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图表目录

声明

摘要

1.文献综述

1.1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1.2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3杂草稻研究概述

2.辽宁杂草稻生物学多样性研究

2.1材料和方法

2.1.1试验材料

2.1.2试验概况

2.2结果与分析

2.2.1分蘖调查

2.2.2株高变异

2.2.3抽穗期变异

2.2.4穗部性状变异

2.2.5杂草稻程氏指数分类

2.2.6维管束调查

3.辽宁省杂草稻SSR分子标记

3.1材料与方法

3.1.1供试材料

3.1.2基因组DNA提取

3.1.3 PCR扩增

3.1.4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

3.1.5硝酸银染显色

3.1.6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3.2 SSR结果与分析

3.2.1辽宁杂草稻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3.2.2辽宁杂草稻与栽培稻遗传多样性比较

4.结论与讨论

4.1辽宁省杂草稻生物学多样性

4.2辽宁省杂草稻遗传多样性

4.3辽宁省杂草稻遗传结构和遗传背景

4.4辽宁省杂草稻起源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附图

展开▼

摘要

本研究旨在研究辽宁省杂草稻的遗传学多样性并对其起源进行探讨。 在初步考察、收集辽宁省杂草稻资源的基础上,对来自辽宁省11个地区的92份杂草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辽宁省杂草稻的分蘖、株高、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抽穗期、抽穗时壳色、叶毛、1-2穗节长、籽粒长宽比、酚反应、稃毛、芒、颖壳色、维管束等16个生物学性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杂草稻前期具有明显分蘖优势,早生快发,有效分蘖均高于栽培稻;株高大部分高于对照栽培稻,个别材料竟达175.5cm;颖壳色从黑灰色到稻草色,芒色从紫色到黄色,芒长从0到6.9cm等方面具有几乎是连续变化的多态性;按程氏形态指数杂草稻大部分为粳型和偏粳型,只有少数为偏籼型或籼型;杂草稻维管束也具有一定差异性,总的来说辽宁省杂草稻生物学多样性分化比较大。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46份辽省杂草稻和辽宁省近年来主栽品种、部分日本、韩国品种、典型籼稻、广东野生稻分析的结果发现: (1)46份杂草稻每对引物均能扩增出1。7个等位基因,发现26个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所占比例(P)达86.7%,其中RM218扩增出的多态性位点最多达7个,RM16、RM185、RM519和RM19最少都只有有1个,其余的分别能扩增出2-6个多态性位点,辽宁省杂草稻群体等位基因观察值Na为3.0909,等位基因有效值Ne为2.1180,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7618; (2)辽宁省11个地区的杂草稻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8433,表明有84.33%的变异来自群体间。除了丹东杂草稻遗传差异比较大之外,辽宁省杂草稻群体遗传差异和地区间分布没有明显关系。 (3)辽宁省杂草稻、辽宁省近年来主栽品种、部分日本、韩国品种、典型籼稻、特殊种质资源聚类图可以分成三大群:第一群由21份杂草稻材料和所有辽宁省近二十年来的主栽品种、日韩栽培稻13份和一份来自IRRI的IR512构成了第一群;第二群由其余25份来自辽宁省不同地区的杂草稻独自构成;来自华南的籼稻、国际水稻所品种和广东野生稻构成的第三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