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干预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
【6h】

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干预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慢性疼痛通常是指疼痛持续3月,超过急性病一般的进展或者超过受伤愈合的合理时间,其伴随症状包括睡眠紊乱、食欲缺乏、兴趣缺乏、个性改变、嗜睡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社会、家庭多方面不适应的心理障碍。目前国内虽有一些关于抗抑郁药物或CBT治疗慢性疼痛的研究,但在医疗过程中这两种治疗方式并未被普及,而且两种治疗方式的结合使用被提及的更少,大部分患者仍然在临床各科室接受传统的药物治疗,部分合并使用心理治疗的也多是支持性心理治疗。本研究通过对慢性疼痛患者分别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及抗抑郁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探讨心理干预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慢性疼痛患者的疗效及疗效间的差异。
   方法:
   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理门诊共计收治慢性疼痛患者7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疼痛分类学研究联合会对于慢性疼痛的诊断标准,即疼痛感超过了3个月或在创伤痊愈后疼痛仍持续存在。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分别为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单纯认知行为治疗组(心理干预组)、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组(药物干预组)和无干预组(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和药物干预组患者予抗抑郁药物盐酸度洛西汀(SNRI类药物)60mg每日晨起一次口服,治疗8周。治疗前对患者先进行问卷评估,8周后再次进行评估,采用组内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的方法分析不同干预方法的疗效及差别。所采用的调查问卷包括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明疼痛程度量表(BPI)。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检验和雅均为双侧。
   结果:
   HAMA评分方面,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71,P=0.010);心理干预组和药物干预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分别为t=5.87,P=0.034;t=6.12,P=0.021);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总体显效率较心理干预组和药物干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x2=0.697,P=0.404;x2=0.229,P=0.632),提示三种治疗方案对慢性疼痛的焦虑均有效且效果相当。HAMD评分方面,三组HAMD总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t=5.89,P=0.022;t=4.36,P=0.040;t=5.22,P=0.037)。治疗后三组间显效率相比,联合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显效率均高于心理干预组(分别为x2=4.13,P=0.04;x2=3.78,P=0.05),联合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间显效率无显著差异(x2=0.004,P=0.95)。此项结果说明三组对患者的抑郁均有效,联合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疗效相当,均比心理干预组显效率高。BPI方面,三组BPI总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分别为t=3.47,P=0.039;t=2.86,P=0.047和t=4.91,P=0.028);治疗后三组间总显效率相比,联合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心理干预组和药物干预组(分别为x2=5.536,P=0.019;x2=4.137,P=0.042),心理干预组和药物干预组间显效率无显著差异(x2=0.119,P=0.730)。联合治疗组BPI减分率高于其他3组,药物治疗组BPI减分率略高于心理干预组,差异无显著性,三组干预组的BPI减分率均显著高于无干预组。此项结果说明三组对疼痛症状均有效,联合治疗组比心理干预组和药物治疗组显效率更高。
   结论:
   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可初步得到以下结论:慢性疼痛患者中与情绪障碍共病率很高,心理因素在其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心理干预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单纯心理干预、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慢性疼痛患者的情绪、疼痛感受的疗效均良好,且联合治疗较单独使用效果更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