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6h】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透析充分性、并发症、生化指标达标率为研究目的,探讨我院老年与非老年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特点。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0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根据我国的标准将入选患者划分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40例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80例。通过面谈及查看生化指标结果的方式,对参与研究的患者基本资料及相关的临床资料做全面的收集,包括年龄、性别、透析龄、经济、文化、原发病、透析并发症、主观营养状态、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生化检查:血红蛋白、铁蛋白、钙离子、磷离子、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计算KT/V评价透析充分性。本论文中将患者上述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数据用t-test比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率用X2检验分析,P<0.05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老年组MHD患者透析龄(7±3.33)年与非老年组透析龄(5.89±3.32)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透析新导入患者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肾衰竭与非老年相比有所下降(X2=6.04,P<0.05),而继发性肾脏疾病(尤其是继发于高血压X2=8.65,P<0.05和糖尿病的患者X2=5.49,P<0.05)引起的慢性肾衰竭增多。老年组血红蛋白(Hb)达标率比非老年组低(X2=4,P<0.05),而血P、血Ca、Fer、SF、iPTH等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kt/v(1.64±0.71)与非老年患者kt/v(1.53±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低血压(X2=5.27)、心衰(X2=10.76)脑出血(X2=5.11)、营养不良(X2=13.71),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高血压两组都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龄<5年的透析患者iPTH达标率高于其它两种透析龄(P<0.05),而性别、经济、文化、营养状态等指标对老年血透患者的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透析患者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肾衰竭与非老年相比有所下降,而继发性肾脏疾病(尤其是继发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引起的慢性肾衰竭增多。老年透析患者以透析低血压、心衰、颅内出血、营养不良等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应针对性的加强老年患者心脑疾病的预防,加强营养支持。老年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低,应加强EPO、铁剂的合理应用。透析龄低的老年人,iPTH达标率较好,对于老年人应制定个体化的透析方案。

著录项

  • 作者

    关晶;

  •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
  • 学科 临床医学;肾内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力宁;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692.505.95;
  •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