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心房功能及运动同步性中的价值
【6h】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心房功能及运动同步性中的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房机械功能及运动同步性

1 前言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1 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

3.2 PAF组与对照组间的常规超声心动图结果

3.3 PAF组与对照组的STE参数

3.4 左心房无扩大的PAF患者的心房功能参数

3.5 常规参数及STE参数在鉴别PAF与对照组中的价值

4 讨论

4.1 PAF患者左心房存储功能

4.2 PAF患者左心房泵功能

4.3 PAF患者左心房运动同步性

4.4 左心房无扩大的PAF患者左心房功能及运动同步性

4.5 PAF患者右心房功能

第二部分: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心房功能及其在预测复发中价值

1 前言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PAF患者导管消融术的手术结果

3.2 术后维持窦性心律者基线水平及不同随访时间段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

3.3 消融术后维持窦性心律的PAF患者基线水平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STE参数的变化

3.4 消融术后复发组(R组)与维持窦性心律组(S组)临床资料

3.5 消融术后复发组(R组)与维持窦性心律组(S组)基线水平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

3.6 消融术后复发组(R组)与维持窦性心律组(S组)基线水平STE参数

3.7 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

4 讨论

4.1 射频消融术后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4.2 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心动图研究左心房功能及房颤对心房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PAF)心房功能及运动同步性。随访经导管消融术后心房功能及运动同步性的变化,评价导管消融对心房功能及运动同步性的影响。并探讨消融术前基线水平的心房功能及运动同步性在预测消融术后复发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行环肺静脉消融术的PAF患者101例,排除合并瓣膜病,先心病,心肌病,节段性运动异常,心外科术后,起搏器置入术后,肺心病,甲亢,贫血等。根据术后有无复发分为两个亚组,维持窦性心律组82例(S组),复发组19例(R组)选取年龄和性别比例相匹配的体检者43例作为对照组,在窦性心律的条件下进行常规超声及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常规超声测量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和心房收缩期前容量(LAVp),并计算左心房总排空分数(LATEF),主动排空分数(LAAEF)。最大容积LAVmax,用体表面积校正,得出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描记右心房面积。记录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的E峰、A峰,肺静脉口血流速度PVs、PVd、PVa。组织多普勒测量(TDI)二尖瓣环E'峰、A'峰,计算E/E'值。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测量左心房心室收缩期应变及应变率(LAS-S,LASR-S),心房收缩期应变及应变率(LAS-A,LASR-A),测量达峰值应变的时间,计算达峰时间标准差(TPSD),心室收缩期的TPSD记作SDs,心房收缩期的TPSD记作SDa。测量右心房心室收缩期应变(RAS-S),心房收缩期应变(RAS-A)。消融术后随访一年,在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测量术前2天,术后2天,1个月,3个月和1年常规超声和STE参数。比较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和复发患者的临床指标,基线水平的常规超声和STE参数差异,找出能够预测复发的有效因素。
  结果:1、PAF与对照组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比例,血压,心率等无统计学差异。PAF组的LAVI,E/E'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和0.01),LATEF,A'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他常规超声参数包括LAD,LVEDD,LAAEF,LVEF,E,A,E/A,E'及肺静脉的血流频谱参数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二尖瓣和三尖瓣的反流情况也无统计学差异。STE参数的比较,PAF组的LAS-S、LAS-A、 LASR-S、 LASR-A、 RAS-S、 RAS-A较对照组显著减低(LAS-S,28.34±8.57 vs.35.73±6.13; LAS-A,12.11±4.91 vs.16.86±3.57; LASR-S,1.17±0.31 vs.1.47±0.25;LASR-A,-1.41±0.58 vs.-1.70±0.30, RAS-S,41.6±12.9 vs.49.0±10.3;RAS-A,18.8±6.7 vs.21.0±5.3;P均<0.01),E/E'与LAS-S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0.38±0.05 vs.0.25±0.03)。而反映左房同步性的指标包括SDs、SDa都显著大于对照组(SDs,8.11±3.00%vs.4.67±1.48%) and(SDa,5.57±2.26% vs.3.11±1.13%,P均<0.01)。左心房无扩大的PAF患者中,LAS-S、LAS-A、LASR-S、 LASR-A、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均<0.05),而传统的容量参数计算出来LATEF和LAAEF在左心房无扩大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左心房同步性的指标包括SDs、SDa都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S-S(OR值0.758,P=0.018)、SDs(OR值8.064,P=0.007)、SDa(OR值9.796,P=0.009)是区分PAF与对照组的独立因素,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1、0.878、0.851。
  2、术后维持窦性心律者不同随访时间段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LAD,RA面积,LVEDD,LVEF等指标在消融术后不同时间段与基线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尖瓣口血流的A峰,E/E'在消融术后的不同时间段与基线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LAVI在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时较基线水平显著降低,(P<0.05)。LATEF在消融术后1年较基线水平有明显提高,但LAAEF在术后的第2天较基线水平显著降低,术后1个月有提高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较基线水平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E参数的变化,LAS-S,LAS-A在术后第2天较基线水平降低,术后1个月时与术后第2天有改善的趋势,术后3个月时到1年,显著高于基线水平,但仍低于对照组。左心房的同步性参数SDs,SDa在术后第2天较基线水平显著增加,术后1个月时有降低,与基线水平无差异,SDs在术后3个月时到1年较基线水平均有显著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SDa在术后3个月下降已经达到基线水平,术后1年显著低于基线水平,但仍高于对照组。RAS-S,RAS-A在术后没有出现暂时的下降, RAS-S在术后第3个月时较基线水平显著提高,并且在术后1年时达到了对照组的水平。RAS-A在术后第1个月时较基线水平显著提高,并且达到了对照组的水平。
  3、101例PAF患者成功完成手术。维持窦性心律组(S组)与复发组(R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水平的BNP在R组显著高于S组。常规超声参数R组的LAVI在显著大于S组,LATEF和LAAEF显著低于S组。R组的LAS-S、LAS-A、LASR-S、LASR-A显著低于S组,SDs、SDa显著高于S组。LAS-S(OR值0.778,P=0.016)、SDs(OR值8.986,P=0.005)、SDa(OR值9.884,P=0.007)、LAVI(OR值1.24,P=0.023)是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2、0.857、0.877、0.624,STE参数与LAVI曲线下面积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参数(LAS-S、 SDs、SDa)曲线下面积最大,STE各个参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佳截点值分别为LAS-S:19,敏感性77%,特异性67%; SDs:7.2%,敏感性76%,特异性68%; SDa:6.8%,敏感性78%,特异性70%。
  结论:1、STE技术可以检测出PAF患者的心房功能受损及运动不同步,即使在心房无扩大的患者中,仍然能够检测出心房功能受损和运动不同步。STE参数是区分PAF与对照组的最佳参数。
  2、经导管射频消融术能阵发性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消融手术造成左心房功能降低是暂时的,长期随访会出现心房的逆重构,容积缩小,功能改善。
  3、STE参数LAS-S、 SDs、SDa能够有效预测PAF患者经导管消融术后的复发情况。有助于临床上筛选更加适合于消融手术的PAF患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