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纳米微针导入0.5%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6h】

纳米微针导入0.5%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1 临床资料

2.2 治疗所选药物及仪器

2.3 治疗方法

2.4 疗效评价标准

2.5 用药安全性评价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患者基本信息

3.2 治疗结果

3.3 不良反应

3.4 典型病例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研究新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经纳米微针导入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索婴幼儿血管瘤的新型给药途径,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单中心临床研究。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选取1-2月龄且患有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的患儿共41例,利用随机量表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A组)21例采用纳米微针导入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对照组(B组)20例采用局部涂抹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及随访。动态观察并记录瘤体大小、质地与颜色变化,利用Achauer疗效评定法判定临床疗效。有效率以Ⅱ级以上计算。显效率则仅计算Ⅳ级者。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及x2检验,比较A组、B组两组间的疗效差异,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经6个月的治疗与随访,治疗组(A组)疗效判定:Ⅳ级者11例,Ⅲ级者7例,Ⅱ级者3例,Ⅰ级者0例;对照组(B组)疗效判定:Ⅳ级者4例,Ⅲ级者9例,Ⅱ级者3例,Ⅰ级者4例。对A、B组疗效判定结果进行Mann-WhitneyU检验,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A组为85.7%; B组为65%。显效率: A组为52.4%; B组为20%。对两组的有效率及显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组有效率虽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显效率上A、B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可认为A组疗效优于B组。2组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1.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2.应用纳米微针导入马来酸噻吗洛尔可显著提高疗效,与传统用药相比,该法可增加药液的经皮渗透性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