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农村学校社会教育职能的拓展
【6h】

论农村学校社会教育职能的拓展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社会教育与农村学校社会教育释义

1.社会教育

2.农村学校社会教育

(二)实施农村社会教育的意义

1.提升学校教育的补充

2.提升全民素质的需要

3.终身化学习的客观需要

一、我国农村社会教育的历史与经验

(一)我国社会教育的产生及历史回顾

(二)我国近代农村进行社会教育的经验

1.进行社会教育能“开启民智、唤起民心”

2.进行社会教育能改良社会

3.进行社会教育能为普通民众谋取受教育的机会

4.进行社会教育能指导家庭教育和弥补学校教育

二、我国农村社会教育的现状

(一)当前国内外的环境

(二)我国人口及文化水平现状

(三)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要求

1.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2.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农村隐性失业日益显性化

4.农村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三、农村学校的社会教育资源

(一)学校

(二)教师

(三)知识载体

(四)学生

四、农村社会教育职能拓展所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教育的问题

1.农村学校教育与城市学校教育的差距

2.农村学校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办学方向脱离实际

(二)社会教育的问题

1.办学模式

2.师资队伍

3.教育地位

五、实现农村学校社会教育职能拓展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思想、树立大教育观

1.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要树立人力资本的观念

3.还要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重构农村学校教育、引领社会教育的潮流

(三)创设教育氛围,构建灵活多样、适应农村需要的办学方式

1.在全社会创设教育氛围

2.办学模式多元化、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化

3.教育教学内容要适合当地发展实际和农民需要

(四)优化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

(五)强化政府作用、加强农村学校的社会教育

六、拓展农村学校社会教育职能的基本途径

(一)创办农村教育社区

1.农村教育的出路

2.社区学院的特点

3.社区学院的建立

(二)构筑农村远程教育

1.构筑农村远程教育的目的

2.构筑农村远程教育的师资

3.构筑农村远程教育的模式

(三)建立“家长”学校,一校多用、一校多能

1.家校结合

2.村校结合

3.校企结合

(四)开放学校图书馆及其它知识载体

(五)拓展教师的教育时空

(六)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社会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的,是教育领域内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今日之教育,就是未来之中国,面对一个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面对一场世界性的教育大转型的这样一个新旧更替的历史时期,能够加快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全民素质和教育质量,我国人口的80%在农村,因而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教育的大头和难点也就在农村。由此,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亟待提高,那么如何利用好农村学校实施社会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限制了培养多种多样以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的农村学校需要拓宽教育方式,建立起让每个人都得到适合于各自发展的教育。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教育作用,做到一校多用、一校多能,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对策和长远的设想。该文探索了一种新的以促进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方法和策略:更新教育思想、树立大教育观;重构农村学校教育、引领社会教育的潮流;创设教育氛围,构建灵活多样、适应农村需要的办学方式;优化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并且结合20世纪初我国乡村教育试验理论,借鉴和吸收国外农村学校办学的先进经验,立足本国实际,探索出在农村学校实施社会教育的有效途径:(1)创办农村教育社区——在农村学校进行社区学院建设是农村社会教育的最佳模式;(2)构筑农村远程教育——农村学校教育的新视角;(3)建立“家长”学校,一校多用、一校多能,让学生与家长、学校与社会相互促进、协同提高,做到家校合一、村校结合、校企结合,拓宽与社会结合的道路,使社会教育职能在农村学校得到充分拓展;(4)开放学校图书馆及其它知识载体;(5)拓展教师的教育时空,创造一个具有个性的、生气勃勃的教师自己的教育时空,是教育得以大踏步发展的前提。我国800多万的乡村教师是支撑农村教育的基石,教师的教育时空得到拓展,我国的农村教育必将实现新的跨越;(6)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通过以上的探索和研究,在我国广大农村的现实条件下,农村学校实施社会教育,将成为我国为实现“全民教育”、“教育机会均等”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实际行动。它必定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国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