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诚信教育探究
【6h】

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诚信教育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与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

二、转型时期的文化变迁,需要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

三、转型时期的素质教育要求,需要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

四、转型时期的青少年道德现状,需要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

第三章社会转型与诚信教育理论依据

一、社会转型理论:青少年诚信教育的现实依据

二、柯尔伯格理论:青少年诚信教育的理论依据

三、中西传统文化诚信内容:青少年诚信教育的历史依据

第四章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诚信教育现状与问题——以辽阳市第一初级中学和第一高级中学学生为个案

一、辽阳市第一初级中学和第一高级中学学生诚信调查

二、青少年诚信教育现状

三、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诚信教育问题

第五章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诚信教育对策

一、转变诚信教育观念

二、优化诚信教育环境

三、拓宽诚信教育载体

四、构建立体教育体系

五、建立诚信评价机制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华民族素有崇尚诚信的传统美德。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在全国逐步展开。中共中央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字道德规范中,“诚信”是一个很重要的规范。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8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发16号文件),教育部要求各地各学校要普遍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信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发表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强调了树立和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建设重任,也是构建现代社会道德支撑的观念保障,对于构筑现代诚信、弘扬社会正气至关重要。江泽民同志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地位。”在专对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又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青少年诚信教育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在公民诚信道德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使学校更加卓有成效地培养出具有诚信品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转型过程中,诚信问题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青少年学生承载着社会、家长的殷切期望,他们的成长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他们的诚信问题成为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方法,以辽阳市第一初级中学和第一高级中学为个案,分析青少年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的对策。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与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提出社会转型与诚信教育理论依据,并对这些理论分析比较,揭示诚信教育的内在本质。第四部分,以辽阳市第一初级中学和第一高级中学为个案,从社会诚信、学校诚信、家庭诚信以及面对诚信缺失所采取态度等方面,对青少年进行调查问卷,了解青少年诚信教育现状,分析青少年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以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