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教育培养青少年“生存能力”研究
【6h】

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教育培养青少年“生存能力”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经过对第二次教育改革的反思,日本于80年代拉开了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序幕。第三次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转变,即从服务于经济发展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这一时期,日本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在“轻松宽裕”的环境下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教育理念。 “生存能力”教育理念的目标是颠覆过去极其注重效率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的生活更加宽松、更加丰富,培养青少年“切实的学力”、“丰富的人性”和“健康与体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以人为本”。与此同时,日本认清了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无法完成培养青少年“生存能力”的这一事实,积极强化了社会教育的功能,运用“学社连携”和“学社融合”等教育形式,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这正是社会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生存能力”重要作用的体现。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历史研究、比较分析、个案检验和图表统计等方法,在社会教育视野下对日本培养青少年“生存能力”进行解读。 首先,文中第一部分分析了日本“生存能力”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社会教育的必要性。前者重点阐述了“生存能力”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内涵与实施的基本对策,并总结其特点和未来发展;后者着重阐述社会教育功能的历史演变及其对培养“生存能力”的必要性。然后,从“学社连携”与“学社融合”两个阶段分析每个阶段的主要措施和实施情况,并提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接着对五个典型实例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社会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生存能力的功能和作用,进而提炼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本论文认为,我国的教育界,尤其是社会教育领域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当正确理解和借鉴日本“生存能力”教育理念,加强社会教育比重,完善社会教育职能。积极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教育真正适应未来发展有所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