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原型角度分析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中的树木
【6h】

从原型角度分析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中的树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Ⅰ.INTRODUCTION

A.An Introduction to Robert Frost and His Poems about Trees

1.An Introduction to Robert Frost's Life and Career

2.An Introduction to Robert Frost's Poems of and about Trees

B.An Introduction to Archetype and Archetypal Criticism

1.An Introduction to Jungian Archetype

2.An Introduction to Archetypal Criticism fathered by Northrop Frye

C.Thesis Statement

Ⅱ.A STUDY OF THE ARCHETYPAL MEANING OF TREES

A.The Circle of Life

1.The Biological Evolution of Man

2.The First Human's Physical Feelings of the Word

B.Trees Embodied in Totems,Mythologies and Religions

1.Rock Art and Totems

2.Trees in Mythologies and Religions

C.A Summary

Ⅲ.AN ARCHETYPAL EXPLORATION OF THE TREES IN THE TREES OF ROBERT FROST

A.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Trees

1.The Barks

2.The Branches

3.The Leaves

4.The Fruits

B.The Trees in different Seasons in Frost's Poems

1.The Trees in Spring and Summer

2.The Trees in Autumn and Winter

C.The Trees and People in Frost's Poems

1.Poems Dealing with Cutting down Trees

2.No Poems Dealing with Planting Trees

D.A Summary

Ⅳ.CONCLUSION

A.The Main Findings

B.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ain Findings

C.The Implication of the Study

WORKS CITED

ACKNOWLEDGEMENT

展开▼

摘要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曾4次获得普利策奖和许多其他的奖励及荣誉,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他在约翰·肯尼迪1961年的就职仪式上十分引入注目,朗诵了他特地为这一场合写的诗篇《全才》。他有8部诗集非常著名:《少年的心愿》,《波士顿以北》,《山间低地》,《新罕布什尔》,《小河西流》,《山外有山》,《见证树》和《绒毛绣线菊》。这些诗集代表了他文学创作的成就,所以自从这些诗集出版至今,他一直是无数批评家关注的焦点。在他的诗集中,读者能发现有大量描述树木的诗歌。有的描述树的不同部位,有的描述不同季节的树,还有关于砍树的诗歌。在本论文中,笔者尝试从原型的角度来分析树木的含义,尝试阐述树木如何影响了人类祖先的体感。逐渐地,这种体感储存在人类祖先的无意识中,并且遗传给他们的后代。笔者将分析分成两部分:首先,笔者分析了树枝,树皮,树叶以及果实这些树的不同部分,因为这些不同的部分影响了人类祖先的体感,而且这些体感储存在人类祖先的无意识中,并通过基因遗传给他们的后代。其次,笔者致力于分析不同季节的树木。最后,笔者把分析集中在被砍之树与人的关系上。人类的祖先把树作为图腾,是因为他们以为树木有永恒的生命并代表了生命的循环。因此,他们把自身与树木联系在一起,并认树做亲属以获得像树木那样永恒的生命。砍树意味着缩短了他们自己的生命,所以世界上有好多地方的人们都不敢轻易地砍树。他们这一共同行为的原因仍然可以由人类的祖先来解释。因为那仍然是因为人类祖先的体感储存在他们的无意识中,并通过基因遗传给他们的后代。总而言之,笔者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树的含义,因为原型是生物学,而非文化意义上的。
   本研究分为四章。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及写作生涯;有关树木的诗歌;荣格的原型理论及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第二章笔者主要探究树木的原型意义。第三章笔者从原型角度重点分析诗歌中的树木。第四章结论部分,主要总结笔者的发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