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培训迁移理论的农村教师培训后期支持服务设计研究
【6h】

基于培训迁移理论的农村教师培训后期支持服务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问题的提出

四、研究目的与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相关理论

一、培训概述

二、培训迁移

三、学习支持服务

四、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第三章 教师培训后实际需求分析

一、培训情况

二、培训后教师访谈

三、农村教师情况分析

四、培训后教师实际需求分析

第四章 培训后期支持服务设计与实验研究

一、服务流程设计

二、服务内容设计

三、服务实施途径

四、培训后期支持服务的实验研究

五、实验结果分析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主要成果

二、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

四、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为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进程,全国各地学校教师为达到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开展各项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期实现教育信息化。但是在参与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的问卷调查工作中发现在参加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之后农村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许多教师认为参加培训便具备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不需要再提高,培训变为“一锤子买卖”。正是这样的误解,影响了教师培训后继续学习和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影响培训迁移的最终效果。培训迁移是受训者在培训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培训掌握知识,改善工作效果。正因如此,笔者提出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后期支持服务的设计研究,以期建立规范、完善的后期服务体系,巩固培训效果,从根本上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本研究立足于实证研究,通过访谈了解教师培训迁移情况,掌握中小学教师培训后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实施培训后期支持服务。研究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前期参与的问卷调查,帮助了解农村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现状,提出研究问题,并以培训迁移相关理论、学习支持服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确定研究内容。第二阶段:实证研究及访谈掌握农村教师培训迁移情况,在辽宁省营口市实地实施培训,对参加培训的农村教师进行访谈,通过对农村教师的现状特点及提交心得体会进行汇总分析,掌握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后的实际需求。第三阶段:设计出符合教师培训迁移实际的培训后期支持服务的流程、内容及实施途径、实施周期及频率。第四阶段:实施服务与检验,服务结束后对参加过笔者访谈的教师进行跟踪访谈,对培训后期支持服务的实施效果进行反馈与总结。
  经过研究,本文对培训后期支持服务进行规范设计。后期支持服务流程规范严谨、操作性强;依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设计的四个层级(ABCD级)的服务内容更加详细具体化,实施性强;贴合不同地区教师实际、满足不同需求的实施途径,切实方便有效;合理的制定实施周期及频率,充分结合培训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执行。在营口市开展第一期培训后期支持服务,对设计的服务内容进行实施检验。规范化的后期支持服务提供给培训机构可操作的服务指南,使培训后教师依然能够进行继续学习,提高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最终切实提高培训迁移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