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北地区史前玉器研究——以辽西地区为中心
【6h】

东北地区史前玉器研究——以辽西地区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现有研究基础与选题意义

二、近年出土的东北史前玉器

(一)辽西地区

1、兴隆洼文化玉器

2、红山文化玉器

3、小河沿文化玉器

(二)辽东地区

1、北吴屯遗址

2、东沟后洼遗址

3、瓦房店长兴岛三堂村遗址

4、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

5、岫岩北沟西山遗址

6、东沟县新石器时代遗址

7、郭家村遗址

8、沈阳新乐遗址

(三)吉林地区

1、长岭县腰井子遗址

2、东丰西断梁山遗址

3、农安左家山遗址

4、镇赉聚宝山遗址

(四)黑龙江地区

1、倭肯哈达遗址

2、齐齐哈尔滕家岗遗址

3、小南山遗址

4、杜尔伯特李家岗墓葬

5、鸡西刀背山遗存

6、尚志亚布力遗址

7、大庆沙家窑遗址

三、东北地区出土史前玉器的分期与分类

(一)东北地区出土史前玉器的分期

1、初创阶段

2、繁盛阶段

3、衰落阶段

(二)东北地区出土史前玉器的分类

1、仿工具类玉器

2、仿生类玉器

3、特殊类玉器

四、东北史前玉器与当时社会的文明化进程

(一)社会分工和分化的进一步扩大

(二)早期礼制的形成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玉器是中华国家文明的一种基本载体,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尚玉文明。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材料表明,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尚玉传统,追根溯源,与东北地区史前古玉密切相关。东北地区出土的大量史前玉器,分别出土于辽西、辽东、吉林、黑龙江四个区域,可以大体上分为初创、繁盛和衰落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仿工具类玉器为主,第二阶段仿工具类玉器明显减少,以仿生类玉器和特殊类玉器为主,而到了第三阶段,玉器的数量、种类都急剧减少,只有管、珠等少数器形。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应与当时社会的发展程度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史前东北玉器的发生和发展情况表明,中国国家文明时期的传统礼制因素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于中国的东北地区。而礼制的发生,正是文明社会区别于原始社会的根本标志。从民族文化传统的角度上看,如果说,青铜礼器是夏商周三代礼乐文明社会的物化标志的话,由兴隆洼文化发源的东北史前古玉,则是新石器时代中期至铜石并用时代中华古礼发生、扩展和承传的基本载体。东北史前玉器承载的中华远古文明因素,直接为后来夏商周三代之际中华国家文明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著录项

  • 作者

    王玉华;

  •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学科 专门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田广林;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玉器;
  •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史前玉器; 辽西地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