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宗教学视域下希腊公民团体的演变
【6h】

论宗教学视域下希腊公民团体的演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氏族时代的“公民团体”

(一)隙地生活--希腊公民意识的发源

(二)氏族与公民团体

1 、宗教与血缘

2 、奴仆与被保护人

3 、氏族--希腊公民团体的雏形

(三)迈锡尼王权与希腊“公民团体”

(四)胞族与部落

二、城邦的形成与公民团体

(一)宗教观念的转变与社会组织的演进

1 、所谓新宗教

2 、新宗教的发展

3 、新宗教的发展促进了希腊社会的演进

(二)圣地与城邦

1 、何为圣地

2 、圣地与城邦共同体的形成

三、新的社会原则--哲学准则下的公民团体

(一)城邦宗教影响力的失却

(二)哲学出现对城邦共同体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宗教是古代希腊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前城邦时代到城邦时代末期,宗教都在社会形态演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试图在宗教的视域下分析古希腊社会的主体--公民团体的演变过程。宗教观念是希腊人自我定位与群体界定的最终标准。宗教观念的变化与社会形态的演进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在古希腊不同的历史时期界定出希腊公民团体不同的性质与范围。笔者认为希腊社会的演进在很大程度上是宗教发展推动的结果,在宗教氛围浓厚的古希腊社会,宗教融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宗教的发展与希腊公民团体的演变过程具有历史的同步性。
   希腊人的信仰源自于森林隙地的生活感受,氏族这个最初的宗教团体就具备了公民团体的诸多特性。氏族成员在宗教原则的规范下区分自身与外来人,也在同样的原则下建立了人类社会的最初结构,树立氏族成员的行动准则。氏族与氏族联合形成了胞族,胞族的联合又形成了部落。希腊社会团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步伴随着宗教观念的扩展,氏族宗教观念对人的束缚渐渐被自然宗教的思想所打破,信仰逐渐摆脱宗族的限制发展出普遍化的特征。城邦是部落联合的产物,是自然神崇拜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公共祭坛、神庙与城市边缘的圣地共同界定出城邦的范围的同时,围绕其展开的宗教活动也建立起城邦内部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于是城邦公民团体便成为崇拜城邦神的特定宗教团体。
   哲学的出现之,希腊社会不再被古老的宗教原则支配。众多哲学家的学说和论述,将理性推崇至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使希腊公民团体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