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元认知干预技术中布置作业环节对学校恐惧症治疗效果的影响
【6h】

元认知干预技术中布置作业环节对学校恐惧症治疗效果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学校恐惧症

1.1.2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相关概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学校恐惧症的流行病学状况

1.2.2 学校恐惧症的形成原因

1.2.3 学校恐惧症的治疗方法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1.3.1 以往方法的局限

1.3.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3 研究假设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被试

2.1.1 被试入组标准

2.1.2 被试基本情况

2.1.3 来访者症状相关资料

2.2 研究工具

2.2.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2.2.2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2.2.3 来访者回避上课行为调查表(自编)

2.2.4 来访者干预前后主观情绪体验评定及自我表现评定调查表(自编)[47]

2.3 评估

2.3.1 量表评估

2.3.2 专家小组评估

2.4 研究程序

2.5 临床干预

2.5.1 认知调整

2.5.2 干预条件性情绪

2.5.3 预后防复发指导

3 结果

3.1 量表得分

3.1.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前测、后测及回访结果

3.1.2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前测、后测及回访结果

3.1.3 自编主观情绪体验评定及自我表现评定调查表结果

3.1.4 两组来访者4个项目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3.2 多基线图

4 讨论

4.1 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学校恐惧症治疗效果分析

4.2 元认知干预技术中布置作业环节对学校恐惧症的治疗效果影响分析

4.3 本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4.3.1 本研究的创新

4.3.2 本研究的局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附录 B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验证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学校恐惧症的治疗有效,并且深入探讨元认知干预技术中布置作业环节对学校恐惧症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长效性是否存在积极影响。
   方法:本研究选取2008年11月29日-2010年12月10日期间到辽宁师范大学来访的8位学校恐惧症患者为研究被试;根据来访顺序,将这8位来访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进行包含布置作业的元认知干预技术处理,控制组进行未包含布置作业的元认知干预技术处理;采用小样本多基线实验设计,选取回避上课次数、第一节课分心次数以及躯体症状出现次数作为多基线实验设计的指标,并且选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前后测数据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选用两组来访者自评的治疗时情绪体验、回到学校后情绪体验、回到学校后自信心满意程度和回到学校后主动性满意程度的数值作为指标,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来分析治疗后两组间这些指标的差异。
   结果:两组来访者经过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干预之后,其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得分均低于划界标准;多基线图中显示出,经过第一次干预之后,实验组来访者的学校恐惧症状明显减轻,趋于消失,而控制组来访者的学校恐惧症状减轻缓慢,依然存在,经过第二次干预之后,控制组来访者的学校恐惧症状明显减轻,趋于消失;在回访的1—9个月中,两组来访者的各项症状均未复发;经过第一次干预之后,两组来访者在回到学校后的情绪体验、回到学校后自信心的满意度和回到学校后主动性的满意度,共3个项目上的W检验差异显著。
   结论: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学校恐惧症的治疗有显著效果,并且该技术中的布置作业环节对于学校恐惧症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的长效性存在积极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