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辽宁碱蓬病虫害调查及红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6h】

辽宁碱蓬病虫害调查及红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碱蓬(Suaeda)属于藜科碱蓬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典型的盐碱地指示植物,集食用、药用、饲用等多种价值于一身,还具有改善土壤和生态环境等功能,被誉为盐碱地改造的先锋植物,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天然资源。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碱蓬很少发生病虫害,但笔者对大连地区海滨滩涂生长的辽宁碱蓬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自然生境下碱蓬病虫害多有发生,但有关其病虫害种类鉴定等研究国内外鲜有报道。本文对大连地区辽宁碱蓬上发生的病虫害种类进行了调查及鉴定。对辽宁碱蓬上发生的红斑病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进一步对其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旨为碱蓬作物化栽培提供指导性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辽宁碱蓬病虫害种类调查:自然生境下,辽宁碱蓬可发生红斑病和白腐病,红斑病发病率为67%、病情指数为37;白腐病发病率为34%、病情指数为16.4。在辽宁碱蓬上发现了虫瘿,其虫瘿发生率为53%;虫瘿内共飞出4种微小昆虫,初步鉴定为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
   (2)从辽宁碱蓬红斑病病斑上,单斑分离出2株真菌SK-X1和SK-X2,从白腐病病斑上单斑分离出2株真菌SK-X3和SK-X4,依据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SK-X1和SK-X2为棒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和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SK-X3和SK-X4均属链格孢属(Alternaria)。依据柯赫氏法则证病试验,4株真菌均具有致病性,说明他们是辽宁碱蓬红斑病和白腐病的致病菌。
   (3)辽宁碱蓬红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对菌丝生长发育的影响,两菌株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致死温度SK-X1为70℃、15min,SK-X2为73℃、15min。最适pH均为7。SK-X1适宜湿度为86%-100%,SK-X2为65%-100%,两菌株均在100%时菌丝生长最快,产孢量最大。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无明显差异。就孢子而言,两菌株孢子萌发温度均为15℃-35℃,最适温度均是28℃;孢子致死温度SK-X1为55℃、10min,SK-X2为58℃、10min。SK-X1在pH为5-10时孢子可萌发,最适pH为7;SK-X2在pH为4-12条件下孢子萌发,最适pH为7。湿度在100%-90%SK-X1孢子能萌发,<90%不萌发;湿度在100%-86%SK-X2孢子能萌发,<86%不萌发。全光照条件下利于两菌株产孢。营养条件:最适培养基SK-X1为蔗糖15g/L、酵母膏2.5g/L、MgSO40.5g/L、VB10.75g/L;SK-X2为乳糖17.5g/L_、酵母膏7.5 g/L、MgSO40.25 g/L、VB10.5 g/L。
   (4)拮抗菌及化学药剂对辽宁碱蓬红斑病病原菌的影响:巨大芽孢杆菌对SK-X1、草酸青霉对SK-X2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69cm和5.14cm,抑制率分别为65.25%和73.25%。200μg/mL的硫酸铜对SK-X1和SK-X2抑制率分别达到98%和86.1%。70μg/mL的百菌清对SK-X1和SK-X2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81cm和5.23cm,抑制率分别为59.4%和70.4%。毒力测定发现,硫酸铜对2株病原菌的毒力效果不同,对SK-X1的菌丝生长具有较强抑制作用,EC50值为0.131806μg/mL,而SK-X2的EC50值为1.331644μg/mL。百菌清对SK-X1和SK-X2的EC50值分别为66.14211μg/mL和41.77507μg/mL。拮抗菌和两种化学药剂对2株病原菌四种防御酶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