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任务难度、时程转换与时间人格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
【6h】

任务难度、时程转换与时间人格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引言

1 有关前瞻记忆的研究

1.1 前瞻记忆的定义及研究范式

1.2 前瞻记忆的分类

1.3 前瞻干扰效应

2 有关时间性前瞻记忆的研究

2.1 时间性前瞻记忆的相关认知过程

2.2 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因素

2.3 时间性前瞻记忆的理论模型

2.4 时间性前瞻记忆的研究方法

2.5 时间性前瞻记忆的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实验设计

1 问题提出

2 研究假设

3 总体实验设计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一 任务难度对不同时距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分析

2 实验二 时程转换对不同难度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分析

3 实验三 时间性前瞻记忆中的人格差异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1 任务难度对不同时距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

1.1 不同前瞻记忆任务对认知资源需求的差异

1.2 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

1.3 时钟监控的时序分布特点

1.4 前瞻意向保持期间背景任务反应时和正确率的动态变化

2 时程转换对不同难度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

2.1 不同时程转换任务对认知资源需求的差异

2.2 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

2.3 时钟监控的时序分布特点

2.4 前瞻意向保持期间背景任务反应时和正确率的动态变化

3 时间人格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

3.1 不同时间人格被试的认知资源需求差异

3.2 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

3.3 不同时间人格被试时钟监控的时序分布特点

3.4 不同时间人格者时钟监控的总次数及准确性差异

4 研究的创新之处

4.1 实验材料上的创新

4.2 研究变量上的创新

4.3 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5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背景任务实验材料

附录B 正式实验指导语

实验一指导语

实验二指导语

实验三指导语

附录C 时间人格问卷(TPI)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时间性前瞻记忆(time-based prospective memory,TBPM)指个体记得在将来的某一特定时间或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执行先前形成的意向活动。之前的研究大多建立在一种需要被试不断监控时间的实验内容基础上,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经常需要在不同的任务条件下形成或是改变预期,而与时间有关的人格因素可能也对其任务表现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本研究试图从任务难度、时程转换及时间人格的角度考察其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个体的资源分配情况及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内部加工过程。
  本研究均采用大学本科生为被试,以双字词判断为背景任务、以在不同的时间间隔执行目标反应为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运用双任务研究范式,要求被试在尽可能高效完成背景任务的同时完成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共包括三个实验:
  实验一考察任务难度和前瞻时距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时间性前瞻记忆按任务难度分为高难度和低难度,即能查看时钟组为低难度,不能查看时钟组为高难度;按前瞻时距分为短时距(1min)和长时距(3min)。实验结果显示:低难度或长时距条件下的背景任务成绩要明显差于高难度或短时距条件下的背景任务成绩,其前瞻干扰量也更大;此外,低难度或短时距条件下的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完成情况要明显好于高难度或长时距条件。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短时距条件下,低难度任务的背景任务成绩要显著差于高难度任务,而在长时距条件下,此种情况出现逆转。另外,在低难度条件下,短时距任务的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完成情况与长时距任务无显著差异,而在当高难度条件下,短时距任务的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完成情况要显著好于长时距任务。
  实验二探讨时程转换和任务难度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时程转换分为时程减小(2min-1min)、时程一致(2min-2min)和时程扩大(2min-3min),即让被试事先记住最多两种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在背景任务进行的不同阶段加以完成;任务难度的划分同实验一。实验结果显示:时程一致组的背景任务反应时最大,时程扩大组次之,时程减小组最小,低难度条件下各时程转换组的背景任务正确率要高于高难度条件下,而各时程转换组在转换前的背景任务反应时均要大于转换后;此外,时程一致组、高难度条件下或时程转换前的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完成情况要明显差于时程减小组、低难度条件下或时程转换后。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低难度条件下时,时程一致组的背景任务正确率最高,时程扩大组次之,时程减小组最低;而在高难度条件下时,此种情况发生逆转。在高难度条件下,时程减小组的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完成情况要明显好于时程一致组和时程扩大组,且低难度条件下被试的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完成情况在时程转换前后要好于高难度条件下。
  实验三首次引入时间人格变量,将被试按时间人格问卷(Francis&Robertson,1999)分为高时间人格者和低时间人格者,观察其在完成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时的行为表现差异。实验结果发现:低时间人格者对短时距条件下背景任务的反应时要明显大于长时距条件,而高时间人格者在长短时距条件下的背景任务反应时差别不大。其次,低时间人格被试的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完成情况要明显差于高时间人格被试,并且低时间人格被试在查看时钟的总次数上要明显少于高时间人格被试,但在查看时钟的准确性上两者差别不明显。
  另外,三个实验中均发现在实验刚开始时被试对时钟的监控行为较少,但是随着目标时间的临近,对时钟监控的频率越来越高,即被试对时钟的监控呈现出近似“J”型的曲线。
  最后,在实验一(即前瞻时程固定不变)中发现,背景任务反应时表现出了“V”型曲线变化,即在前瞻意向保持的早期阶段被试的背景任务反应时较大,中期阶段较小,晚期阶段又有所增加;而背景任务正确率与之相反,表现出了“∧”型曲线变化,即在前瞻意向保持的早期阶段被试的背景任务正确率较低,中期阶段升高,晚期阶段又有所下降。可在实验二(即前瞻时程发生改变)中发现,两种曲线变化的单一性模式被打破,转换后的背景任务反应时和正确率上均出现了“V”型和“∧”型曲线变化,即不同时程转换组的被试在行为反应上逐渐趋于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