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康熙时期台湾番汉关系与社会治理研究
【6h】

康熙时期台湾番汉关系与社会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二)学术动态

1、国内研究状况

2、国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方法与不足之处

二、康熙朝统一台湾与设治

(一)早期大陆台湾的关系

(二)康熙统一台湾的历程

三、清政府统治下汉番关系

(一)汉族移民与土著居民的关系

1、台湾“土著番族”的概念

2、大陆汉族移民的涌入

3、汉族移民与土著居民的关系

(二)通事在台湾汉番关系中的双重作用

1、通事的概念

2、清代台湾通事的设立

3、通事的职能及其影响

(三)番民与官府之间的双重关系

1、合作关系

2、矛盾冲突

四、康熙时期清政府理台政策及其评价

(一)保护土著番民的利益

(二)着力发展台湾文教事业

(三)制定新经济政策,改善番民生活条件

(四)大刀阔斧革除弊政

(五)稳定台湾番族社会的治安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康熙时期台湾番汉关系与社会治理进行了研究。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朝当局通过武装斗争与和平谈判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台湾统一大业得以完成。在统一台湾之后,整个清王朝的政治形势更趋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也蒸蒸日上。康熙统一台湾不仅是有清一代一件重大的事情,而且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篇章。康熙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雄才伟略、爱国立场、知人善用和善后措施得当。清政府在平定台湾初期,针对当时台湾岛内大大小小的土著番社,并没有制定符合台湾实际情况的少数民族政策,而是采用对待内地少数民族一样的政策,这不可避免的使台湾土著番民与大陆移入汉人、官府之间产生诸多矛盾。统一台湾之后,清廷对台湾地区的开发随即开始,清政府的移民政策、土地政策、赋税政策和民族政策等,都对台湾的开发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台湾设治初期,大部分地区都被土著番族所控制,随着大批汉族移民的涌入,他们的开发领域不断扩大,这实际上也是同台湾土著番族争夺土地权。台湾番族按照汉化水平的差异,分为“生番”和“熟番”,清当局对待彼此的政策与立场也不尽相同。通事作为沟通汉番之间的桥梁,在处理汉番事务的过程当中具有双重影响,通事一方面是清政府的对外形象,他们同岛内少数民族民众保持频繁往来以及交流,保证了少数民族民众与汉人之间的日常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也有些通事会与台湾地方的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压榨百姓。总体来说,有清一代的通事还是可以做到认真贯彻中央政府政令,征收番饷,维护社会治安与稳定的作用。清政府以及康熙帝在对台湾社会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当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制定并且实施了积极的治番理番政策,在政治上:康熙帝在台湾推行与大陆相同的行政体制,把台湾纳入福建省管辖,派遣有能力的官员治理台湾,无论文武官员都归属福建督抚监督;在经济上:清政府在台湾地区积极拓荒,开垦土地,新修各种水利设施,鼓励大陆商人与台湾番民进行贸易,制定积极的政策,以保证台湾民众的基本经济利益;在文化方面,推行大陆的教育体制,把科举制度引入台湾,修建大批的书院以及兴学社,提高台湾土著番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使他们逐渐摆脱愚昧;在安全方面,清政府通过派驻大量的守军来确保台湾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并且通过与番制番的政策,募集番社参加保卫台湾的工作,积极搜捕,抓拿危害台湾社会安定的不法分子。这些政策措施也得到了土著番民们的支持,总体来说,随着康熙统一台湾后,大陆汉人的大批迁入,大陆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也陆续被带到了台湾,这些都有利于台湾岛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扩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