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陆海统筹”视域下的我国海陆经济共生状态研究
【6h】

“陆海统筹”视域下的我国海陆经济共生状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国内外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陆海统筹”的相关理论分析

2.1“陆海统筹”的概念

2.2 “陆海统筹”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3基于共生理论的“陆海统筹”机理分析

3.1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

3.2 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发展

3.3共生理论在“陆海统筹”研究中的适用性

3.4 海陆经济共生发展的机理机制

3.5共生理论的Logistic 模型建立

4 我国沿海省市海陆经济共生发展状态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4.2 计算结果分析

4.3我国沿海十一省市海陆经济共生发展问题分析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协调发展推进机制

5.2 对策思考

5.3 政策建议

6 研究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海洋于地球上是很关键的构成部分,也对人类生存以及在未来发展中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海洋经济在快速开发和利用的时候,也要重视海洋和陆地的统筹发展这一问题。陆海统筹可以从整体视角来理解海陆两者的关系。陆海统筹可以理解为通过利用各自的优点使海洋和陆地这两地区通过互相交换商品、服务来推进共同发展。所以,政府的相关政策依据可以从考量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水平这方面获取。
  文章基于共生理论,探讨海陆经济共生机制与模式,并采用Logistic共生函数构建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共生演化模型,对1996—2013年我国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和陆地经济之间的互动方式来分析其特征并且研究这几个省市的海陆经济增长方式等问题。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限内,全国海陆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属并生模式,福建省呈互惠共生模式,江苏、河北、山东、广东省海陆经济呈偏利共生模式,天津、浙江、上海海陆经济属寄生模式,广西、海南则属竞争模式;辽宁省海陆经济发展模式为并生模式。除江苏省、福建省的陆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与广东省的海洋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为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效率外,其余省市均为提高生产要素量,生产规模要利用生产要素量的提高来扩大,从而达到经济增长的实现。
  最后,根据不同共生发展现状进一步划分阶段,分析其推进机制并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对策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