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大连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研究
【6h】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大连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振兴发展的主旋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进一步完善救助保障制度,国务院颁布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全面建立了临时救助制度,全面推开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统筹城乡特困人员的救助供养制度,持续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首次建立了“8+1”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社会救助工作承担着全社会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职能,而其准入条件多以申请人的经济状况作为依据,因此对申请人的经济状况核对是实施社会救助政策的必经程序。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仍以入户调查、邻里走访、信函索证、民主评议等传统方式调查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然而在经济社会大发展、资源分配不均衡、财富构成更复杂的今天,传统调查方式显然不能满足社会救助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在社会公平问题尤为突出的现状下,“开宝马吃低保”等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如何维护救助公平、有效节约救助资源、全面实现“精准扶贫”,成为当前政府实施社会救助管理的“瓶颈性”难题。为了更好的发挥社会救助政策的托底功能,通过建立和完善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将散落在各个政府部门的居民收入及财产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整合,能够客观、科学、公正地对居民经济状况进行核查,从而对社会救助对象进行准确“识别”,让老百姓申请社会救助项目不用再东奔西跑,而是通过信息化核对机制一步完成。大连市作为全国开展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的先行城市,通过核对分析系统,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将申请人“碎片化”的信息数据进行资源整合,客观、公正地核查经济状况,精确瞄准社会救助对象,有效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水平,提高社会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率,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本文通过对整体性治理理论进行系统分析,以大连市为例,从整体性治理视角对居民状况核对机制的缘起、重要意义、发展历程和面临难题展开研究,针对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是一项政府跨区域、跨部门、协同合作、整体治理的系统性工程这一特性,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深入挖掘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的核心要素——即信息资源整合,得出发展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的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将“碎片式”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的理论观点,通过建立和完善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打破信息壁垒,联通信息孤岛,将点与点进行串联,形成一套信息资源整合网络,服务于百姓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服务于社会救助管理工作更公平、更高效,服务于政府公共决策更科学、更合理。面对核对机制中的突出问题,例如政策法规不健全、信息数据整合机制不完善、核对标准不统一、信息安保等级低、诚信缺失等,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和完善信息数据整合机制、制定统一的核对标准、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数据安全保障机制等手段进行解决。信息资源整合将改变以往的入户调查、邻里走访、信函索证、民主评议等传统调查方式的粗放性和主观性,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增强信息化治理能力,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最终推动社会整体性治理能力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