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含模糊参数不可修复系统的模糊可靠性研究
【6h】

含模糊参数不可修复系统的模糊可靠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可靠性理论简介

1.1.1 可靠性理论的发展概况

1.1.2 可靠性理论的局限性和模糊可靠性理论的提出

1.2 模糊可靠性理论简介

1.2.1 模糊可靠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2.2 模糊可靠性理论的研究途径与存在问题

1.3 本文研究的问题及其方法

2 预备知识

2.1 可靠性及系统分类

2.1.1 可靠性的定义

2.1.2 几种常用的失效分布

2.1.3 系统分类

2.2 模糊数学及模糊结构元的相关知识

2.2.1 模糊概念

2.2.2 模糊数及模糊结构元

2.2.3 模糊数的运算

2.2.4 模糊事件的概率

2.3 模糊隶属函数及其确定的三种方法

2.3.1 确定模糊数隶属函数的反函数法

2.3.2 确定模糊数隶属函数的α截集法

2.3.3 确定模糊数隶属函数的逼近法

3 含模糊参数的串并联系统的模糊可靠性分析

3.1 串联系统的模糊可靠度

3.2 并联系统的模糊可靠度

3.3 混联系统的模糊可靠度

3.3.1 并-串联系统的模糊可靠度

3.3.2 串-并联系统的模糊可靠度

3.4 算例分析

4 含模糊参数的复杂系统的模糊可靠性分析

4.1 桥式系统的模糊可靠度

4.2 n 中取k 的表决系统的模糊可靠度

5 含模糊参数的贮备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5.1 冷贮备系统的模糊可靠度

5.1.1 转换开关完全可靠的冷贮备系统

5.1.2 转换开关不完全可靠服从开关寿命的冷贮备系统

5.2 温贮备系统的模糊可靠度

5.2.1 转换开关完全可靠的温贮备系统

5.2.2 转换开关不完全可靠服从开关寿命的温贮备系统

6 系统模糊可靠性的逻辑分析

6.1 问题来源

6.2 系统要素的模糊可靠性

6.3 系统模糊可靠性逻辑分析

6.3.1 合取式表示的系统的模糊可靠度

6.3.2 析取式表示的系统的模糊可靠度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系统模糊可靠性的研究做了许多工作,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根据系统信息形式和人对可靠性概念的理解,系统模糊可靠性的研究方法大致被分成五种类型,其中,含模糊参数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一直被认为是计算上难度较大的工作,所以,相应工作成果较少,进展不大。本文首先从解决含模糊参数系统的分析技术入手,利用模糊结构元理论对含模糊参数系统的可靠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给出的三种确定模糊数隶属函数方法的基础上,较全面的推导出了含模糊参数的串联系统、并联系统、混联系统、桥式系统、贮备系统等多个典型系统的模糊可靠度函数及其模糊隶属函数的精确表达形式。同时,还用例子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此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心。其次,考虑到人们在复杂系统性能分析中的思维特点,本文还初次提出了系统可靠性的逻辑分析方法,根据系统分析的逻辑构成,分别讨论了析取式表示的系统和合取式表示的系统的模糊可靠度的表达形式。此部分工作属于探索性的尝试工作,尚需要进一步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