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辽宁地区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系统开发研究
【6h】

辽宁地区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系统开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

1.3.2 国内耕地质量分等研究现状

1.3.3 国外耕地质量分等的发展现状

1.4 农用地质量分等相关术语和定义

2 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的原理

2.1 耕地质量分等的工作流程

2.1.1 耕地质量分等的工作流程

2.1.2 耕地质量分等的资料收集与整理

2.2 分等参数的确定

2.2.1 分等单元划分

2.2.2 相关参数的确定

2.3 土地利用系数的计算

2.4 土地经济系数的计算

2.5 耕地质量等别确定

3 分等因素及其权重的确定

3.1 分等因素及其记分原则

3.1.1 分等因素分级

3.1.2 分等因素记分规则

3.2 特尔斐法确定权重

3.2.1 系统预测

3.2.2 特尔斐法

3.2.3 特尔斐法确定分等因素的权重结果

4 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系统的设计

4.1 农用地分等的技术路线

4.2 评价系统的框架设计

4.3 评价系统的功能设计

4.4 系统建设原则

5 耕地质量评价系统基础数据库设计

5.1 数据库内容

5.2 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

5.2.1 数据库命名规范

5.2.2 要素分类与编码

5.3 数据库空间要素的介绍

5.4 分等参数以及代码表

6 系统的实现

6.1 系统的运行和开发环境

6.2 测区概况

6.3 因子权重查询的实现

6.4 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的实现

6.4.1 实验数据准备

6.4.2 耕地质量等别评价

6.4.3 评价结果的验证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耕地对于中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资源,所以耕地的保护工作是中国发展管理的重点。并且在重视耕地数量的同时也应该时刻关注现有耕地的质量,因此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以往不同地区在耕地质量等别评价中均有不同的评价体系,本文以辽宁省耕地质量等别评价体系为基础,建立了适合辽宁省的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系统,从而有序、分阶段实现耕地质量保护和管理信息化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使评价过程更加便捷准确。其中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分析并研究了辽宁省耕地的特点,依照辽宁省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的原理,确定了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的技术流程。采用特尔斐法确定辽宁省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的权重,建立评价因子以及权重的数据库,将结果用于系统的开发,从而实现了评价因子的管理。
  (2)基于C群开发语言,利用.NET平台技术,以Oracle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管理软件,采用Ribbon界面样式完成系统界面定制,以ArcGIS Engine为二次开发平台进行开发,建立了辽宁省耕地质量等别信息管理系统。
  (3)以辽宁省沈阳市某实验区为实验对象,将评价涉及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数据库,利用系统自动计算实现了该地区的耕地质量等别评价。随机抽样选取实验区的多个地块,依据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原理利用Excel的函数编程进行等别评价,与系统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一致,表明该系统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准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