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密度脉冲电流处理对Fe-3%Si钢微观形貌及织构的影响
【6h】

高密度脉冲电流处理对Fe-3%Si钢微观形貌及织构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论文以实验为基础,选择压下量为85%的冷轧Fe-3%Si钢板作为实验材料,分别实施不同工艺条件的脉冲电流处理。对处理后的样品分别进行金相观察、TEM观察、ODF和EBSD分析,以及显微硬度的测试,通过与原始冷轧样品的显微组织、织构和硬度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脉冲电流诱导再结晶过程中冷轧Fe-3%Si钢的微观形貌和织构的演变规律。
   将冷轧3%Si-Fe钢分别进行电流方向(CD)与轧向(RD)垂直和平行系列脉冲电流处理,脉冲电压强度分别为3.0,3.3,3.6,4.0,4.4,4.6,4.8,5.1kV。
   比较脉冲电流处理后样品的微观形貌,可以发现,对于相同电压强度条件下当电流方向与轧制方向平行时,脉冲电压强度在4.0kV时,晶界处出现少量细小弥散分布的再结晶晶粒,晶粒分布主要聚集在晶界附近;当电流方向与轧制方向垂直时,脉冲电压强度在4.0kV时,晶粒内部沿剪切带方向出现大量细小弥散分布的再结晶晶粒,晶粒分布主要聚集在晶粒内部以及晶界附近。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电压达到4.0kV时,样品开始出现再结晶现象,并且CD上RD时处理条件下样品再结晶形核率高于CD//RD时。随脉冲电压强度的进一步增大,样品中再结晶晶粒继续长大,分布趋于均匀。
   通过ODF宏观织构结果分析发现,当电流方向与轧制方向不变时,脉冲电压为达到4.0kV以前,样品处于回复阶段,与原始冷轧样品相比,织构类型主要为{001)<110>,{112}<110>组分代表的α取向织构;随脉冲电流强度的增大,α取向织构逐渐减弱,样品主要织构类型为{111}<110>,{111}<112>组分代表的γ取向织构;脉冲电流的进一步增大,γ取向织构逐渐减弱,高斯织构生成并且强度随脉冲电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