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美国好意慈善超市发展模式研究
【6h】

美国好意慈善超市发展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4.3 研究思路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社会企业

2.1.2 非营利组织

2.1.3 慈善超市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2.2.2 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阐述

2.2.3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第3章 美国好意慈善超市历史沿革

3.3 影响力扩及全美并向世界延展(2001年-至今)

第4章 美国好意慈善超市发展的社会基础

4.1 政府政策支持

4.1.1 政府财税政策对非营利组织的支持

4.1.2 健全的法律制度对非营利组织的支持

4.2 平民慈善理念的传播

4.3 美国的社会企业家精神

4.3.1 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新趋势

4.3.2 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重视

第5章 美国好意慈善超市运营模式

5.1 好意慈善超市的经营理念

5.2 商业化运作方式

5.2.1 组织结构

5.2.2 服务人群及服务项目

5.2.3 人员管理

5.2.4 资金管理

5.2.5 运作流程

5.3 好意慈善超市的社会效应

5.3.1 弱势群体能力提高,增强竞争力

5.3.2 志愿者就业的中介平台

5.3.3 建立形成完善的二手物品交流平台

第6章 美国好意慈善超市的经验及启示

6.1 慈善超市自身管理层面

6.1.1 “授人以渔”是慈善超市发展的根本目的

6.1.2 商业化经营模式是慈善超市发展的根本出路

6.1.3 信息公开透明是慈善超市经久不衰的保证

6.1.4 充足的人员储备是慈善超市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

6.2 政府层面

6.2.1 明确的功能与性质定位是慈善超市发展的基础

6.2.2 政府财税政策是慈善超市发展的有力支持

6.2.3 健全法律制度是慈善超市发展的有力支撑

6.3 社会层面

6.3.1 以社区捐赠为基础是慈善超市持续发展的动力

6.3.2 社会企业家精神是慈善超市发展的助力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美国好意慈善超市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历经110多年,已发展成为一个遍及全美的以商业化经营为主的非营利机构,是社会企业的典范。社会企业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发展的一种新兴组织形式,是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组织的有机结合,通过社会性和商业性的运作模式,在实现自身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目标。目前,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向社会企业转型已经成为非营利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对美国好意慈善超市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好意慈善超市主要通过接收并销售公众的捐赠物资获取利润,并将利润全部用于为残疾人、缺乏教育和工作经验或就业面临困难者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机会,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和经济条件,提高社会地位。论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首先是慈善超市发展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综述;其次是对慈善超市发展所蕴含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阐述,包括理论介绍和应用;再次是对好意慈善超市从成立到现在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以及其发展的三大社会基础,包括政府政策支持、平民慈善理念传播和社会企业家精神的介绍;第四是对好意慈善超市运作模式包括经营理念、组织结构、人员服务、运作模式和资金管理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最后总结好意慈善超市成功的经验,既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美国好意慈善超市市场化的经营发展,同时对中国慈善超市发展乃至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