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锰高强塑性钢组织性能及奥氏体稳定性研究
【6h】

中锰高强塑性钢组织性能及奥氏体稳定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近年来,节能、环保和提高安全性是促进发展先进汽车用高强钢的驱动力。相变诱发塑性(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TRIP)钢因为具有优良的成型性及高强度和高塑性的良好配合,已成为一种新兴先进汽车用钢。许多研究发现中锰钢(Mn含量为4~12%)的强塑积大于30GPa·%,是比较理想的第三代汽车用钢。TRIP钢中的TRIP效应取决于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和稳定性,而钢的力学性能主要受TRIP效应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合金设计、优化热处理工艺和加工手段,使中锰TRIP钢中奥氏体达到较高的体积分数和合适的稳定性,同时提高钢材的强度和塑性。 为了进一步研究合金元素对TRIP钢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不同成分的中锰TRIP钢。主要研究Fe-6/8.5Mn-1.5/3Al-0.2C中锰TRIP钢的组织性能、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奥氏体稳定性与TRIP效应的关系。此外,还研究不同应变量下的预拉伸对屈服点延伸的影响,及预拉伸后的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6Mn-1.5Al热轧实验钢经Q&T(quenching and tempering)热处理后奥氏体体积分数最高可达到57.1%;当淬火温度在630℃时,抗拉强度为1082MPa,伸长率最高为39.2%,强塑积可达到42.4GPa·%;而经ART(austenite reverted transformation)热处理后最多只可获得34.0%的奥氏体,当奥氏体化温度为800℃时,抗拉强度为945MPa,伸长率为28.0%,强塑积则为26.5GPa·%。与ART相比,Q&T热处理能使所研究的热轧实验钢获得更优的力学性能。与热轧实验钢相比,冷轧实验钢组织中的奥氏体和铁素体晶粒尺寸均减小,组织更加细化,力学性能得到改善。与其它相近成分的中锰钢相比,本实验钢的力学性能更佳,热处理工艺更加简便易操作。 (2)ART使奥氏体中Mn元素过多的富集,导致奥氏体过于稳定而减弱了TRIP效应,同时长时间退火还降低了组织中的位错密度,削弱了应变硬化能力;而Q&T短时间退火后,Mn元素并未过于富集在奥氏体中,使得奥氏体有合适的稳定性以诱发较强的TRIP效应。此外,Q&T热处理后的实验钢中具有更高的奥氏体体积分数,所以其TRIP效应更为明显,且Q&T较短时间退火后组织中的位错密度较高,提高了其应变硬化能力。 (3)在中锰TRIP钢中增加Mn元素可以提高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促进TRIP效应的发生,提高加工硬化率,从而得到更佳的力学性能,且Mn元素的增加使奥氏体形态更加多样化。而Al元素的增加能促进δ铁素体的产生,提高实验钢的伸长率。且增加实验钢中Al元素会使奥氏体形态更加均匀,但也会降低实验钢中的奥氏体体积分数,减弱TRIP效应,降低实验钢的加工硬化率,从而降低实验钢的抗拉强度和强塑积。 (4)晶粒长度不一的条状奥氏体具有不等的稳定性。条状奥氏体长度越短,其中富集的C元素浓度越高,Mn元素浓度越均匀,其稳定性越高;与块状奥氏体相比,条状奥氏体中由于富集了更多的C和Mn元素,从而更加稳定;从粒状、条状到块状奥氏体,其稳定性是递减的。 (5)在TRIP钢中,屈服点延伸的产生是TRIP效应和位错滑移共同作用的结果。预拉伸后残余奥氏体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提高了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从而延迟了TRIP效应的进一步发生,推迟屈服点延伸的出现;预拉伸后铁素体中位错密度升高,提高了加工硬化率,使屈服点延伸提前结束。因此,随着预拉伸应变量的增加,屈服点延伸对应应变持续缩短。经10%预拉伸后,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显著提高,铁素体中位错密度显著增加,屈服点延伸消失。 (6)预拉伸提高了相变马氏体体积分数和铁素体中位错密度,从而提高了屈服强度;预拉伸后试样抗拉强度的提高是因为相变马氏体的增加;预拉伸后奥氏体体积分数减少且稳定性较高,从而减弱了TRIP效应。同时,位错密度的增加阻碍了位错滑移,以及相变马氏体的增加都会降低预拉伸后试样的伸长率。10%预拉伸后,实验钢具有合适的屈强比(0.79)。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