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体会
【6h】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体会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及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总结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比较前、后路手术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说明各自的手术适应症,从而为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2002—2007年间,手术治疗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9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s Orthopaedoc Association)制定的评分系统和Hirabayashi法比较前路组、后路组神经功能及手术疗效:对术后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平均随访时间3年4个月(1—5年)。其中男性62例,女性28例。年龄39—76岁,平均58岁。病程27天-9年,平均24.6个月。病变节段分布:单节段14例(16%),两节段44例(49%),三节段10例(11%),四节段22例(24%)。手术方式:前路减压界面钛网植骨内固定术10例;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内固定术58例;后路单开门术10例;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侧块钢板固定加关节突植骨术12例。 (2)JOA评分及改善率:前路组术前8.33±3.24分,术后1周11.48±4.15分,改善率80.34±7.2%;末次随访10.59 4±4.25分,改善率69.2±6.9%.后路组术前8.52±3.48分,术后1周11.56±4.37分,改善率81.24±6.5%:末次随访9.68±5.47分,改善率71.24±6.1%。 (3)术后末次随访时,前路手术68例,52例(76.5%)改善,16例(23.5%)无效;后路手术22例,16例(72.7%)有改善,6例(27.3%)无变化。 (4)手术疗效与发病年龄、病程、术前JOA评分密切相关。 结论: (1)脊髓型颈椎病应早期手术治疗,这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2)手术适应症选择适当,前后路手术疗效相似,但疗效在后期有下降趋势。 (3)脊髓压迫主要来自前方,一般选择前路手术为宜;压迫主要来自后方及多节段CSM、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DCS)或后纵韧带骨化(OPLL)的脊髓型颈椎病以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为好。

著录项

  • 作者

    刘延雄;

  • 作者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
  • 学科 外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郑连杰;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681.55;
  • 关键词

    颈椎病; 手术治疗; 路椎管扩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