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变化分析
【6h】

大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变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 临床资料

二 研究方法

三 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 前8位变应原阳性率在5年中总体分布情况

二 前8种变应原根据时间变化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分布情况

三 5年间前5位变应原阳性率在不同性别组随时间变化的分布情况

四 5年间前5种变应原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随时间变化的分布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变应性鼻炎的诊疗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5年来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74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变应原的检测及分析,了解大连地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的变应原谱分布及变化情况,为临床上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合理预防变应性鼻炎提供有效的统计学帮助。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被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747例患者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研究不同变应原在5年间的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根据性别将受检人群分为男性组及女性组,其中男性组人数为335,女性组人数为412。根据年龄将受检人群分为成年组(≥18岁)及未成年组(<18岁),成年组人数为614,未成年组人数为133。分析阳性率在前8位的变应原在不同性别组间有无差异,分析阳性率在前5位的变应原在男性组、女性组及成年人组和未成年人组随时间变化情况。采用SPSS20.0软件对结果进行X2检验。
  结果:皮肤点刺实验阳性率在前8位的变应原分别为:粉尘螨(57.03%),屋尘螨(56.36%),艾蒿(28.11%),狗毛发(22.22%),德国小蠊(18.21%),猫毛发(15.39%)和豚草(13.92%)。阳性率在前8位变应原5年间在男性组及女性组中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蒿阳性率在2009年-2011年逐渐升高,在2012年有所下降,但在2013年重新升高,并高于以往年份,5年间艾蒿发病率为上升趋势,且每年间阳性率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组中艾蒿阳性率变化在5年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未见明显升高、降低趋势,成年人组中,艾蒿阳性率在2010年-2012年间逐渐下降,但在2013年阳性重新升高且高于前4年,5年间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猫毛发在2009年-2011年3年间发病率逐渐升高,2012年及2013年两年发病率较之前3年开始下降,猫毛发阳性率在5年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豚草在2009年-2012年4年之间阳性率逐渐下降,但在2013年的阳性率突然升至5年来最高,阳性率变化在5年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螨在阳性率在5年间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每年均有较大波动,但整体未见明显上升或下降规律(P<0.05),男性组中粉尘螨在2009年-2011年3年间阳性率逐渐升高,5年总体变化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整体未见明显上升或下降规律,女性组中粉尘螨在2011年的阳性率虽然高于2010年,但5年间整体阳性率逐步下降,且阳性率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中屋尘螨、艾蒿、狗毛发及德国小蠊的阳性率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组中屋尘螨、狗毛发及德国小蠊5年间阳性率变化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成年人组中狗毛发及德国小蠊的阳性率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未成年组中,前5种变应原阳性率每年均有波动,但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一、粉尘螨和屋尘螨是引发大连市变应性鼻炎的首要因素。
  二、由花粉类变应原引发的变应性鼻炎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三、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阳性率有随时间的波动变化,可以为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