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形态学分析和分子病理学诊断
【6h】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形态学分析和分子病理学诊断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收集我院8年来诊断为MALT淋巴瘤的病例,根据2008年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为诊断标准,通过镜下观察MALT淋巴瘤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并结合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学诊断手法,完善对MALT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同时分析MALT淋巴瘤在本地区B细胞淋巴瘤中的分布情况。
  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MALT淋巴瘤57例,同时统计该期间的其他B细胞淋巴瘤病例。所有标本取自于患者原发病灶,并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根据H.E染色切片和免疫组化CD20,bcl-2,CD3,CD5,CD10,CD23,cyclinD1,CD21和CK进行组织学评价。肿瘤细胞的克隆性分析,应用免疫组化(Kappa\Lambda)限制性表达检测和PCR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的检测。
  结果:
  1、本组共收集MALT淋巴瘤57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38例,以女性发生居多。年龄在14岁到92岁之间,平均年龄60岁,中位年龄60岁。肿瘤发生部位包括胃21例、唾液腺11例、肠6例、眼眶及眼附属器6例、肺5例、甲状腺4例、皮肤2例、脑1例、乳腺1例。
  2、在低倍镜下,本组收集的MALT淋巴瘤常表现为弥漫型,少数表现为结节样。MALT淋巴瘤细胞类型多样,主要是以中心细胞样(CCL)细胞、单核样B细胞(MBC)或小淋巴细胞样细胞的弥漫性浸润为主,常伴有散在的转化的母细胞、浆细胞样分化。在具有腺上皮的组织,如胃、肠、唾液腺等处常出现LEL,LEL的形成,对MALT淋巴瘤的诊断可以提供重要的依据。而缺乏腺上皮的组织眼眶、脑等处未见LEL。可见LEL不是诊断MALT淋巴瘤的唯一形态学判断标准。
  3、肿瘤细胞的克隆性检测结果:对57例MALT淋巴瘤和5例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标本进行检测,发现57例MALT淋巴瘤中有35例出现IgH基因单克隆性重排,占61.40%(35/57)。而5例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中没有检测到克隆性改变。免疫组化中15例kappa或lambda的表达具有优势,敏感性为26.32%(15/57)。其中4例IgH基因单克隆性重排是阴性的,而kappa或lambda是阳性的。两者联合应用的阳性率是68.42%。
  4、收集8年来B细胞淋巴瘤的统计结果,共有542例。其中MALT淋巴瘤57例,占总体的10.52%。仅次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72.69%),较滤泡性淋巴瘤(8.67%)发病率高。
  结论:
  1、对于MALT淋巴瘤的诊断,组织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的方法,对MALT淋巴瘤的诊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2、IgH基因重排检测及kappa或lambda的限制性表达的检测在MALT淋巴瘤的诊断以及与反应性增生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明显意义。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检测的阳性率。
  3、IgH基因重排检测MALT淋巴瘤的单克隆性虽具有明显意义,但其阳性率受到活检组织内非肿瘤成分的影响可导致假阴性的产生。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保证提取肿瘤细胞DNA的纯度。
  4、本组收集本院8年来的B细胞淋巴瘤共有542例,其中MALT淋巴瘤57例,占总体的10.52%,在本组病例中其发病率是B细胞淋巴瘤的第二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