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31例临床分析
【6h】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31例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2.1 收集病例资料

2.2 传统手术的手术方法

2.3 保留卵巢的手术方法

2.4 常规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选择

2.5 术后处理

2.6 随访

2.7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发病率、发病年龄及妊娠时间

2.诊断准确率与误诊率

3.卵巢肿物大小与发病至手术的时间

4.卵巢肿物的病理类型

5.手术方式的选择

6.术后胎儿情况

7.行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保留卵巢新术式手术患者的随访情况

8.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及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情况

讨论

1.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的发病率与发病年龄

2.误诊原因

3.卵巢大小与发生妊娠期卵巢肿瘤蒂扭转的关系、发病至手术的平均时间

4.卵巢肿物的病理类型

5.手术方式选择

5.1 卵巢生机的判断

5.2 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保留卵巢手术的解剖学依据

5.3 妊娠期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6.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对胎儿影响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是常见的妊娠期合并症,卵巢肿瘤一旦在妊娠期间发生蒂扭转可直接威胁母婴安全,具有起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导致误诊、漏诊的特点,危险性、严重性均较非妊娠期大,治疗时要兼顾母婴两个因素,因此,总结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收集2006年1月-201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病人共3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从而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的临床特征、诊断方式、处理方法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同时探讨采用先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后复位扭转的附件并将卵巢肿物核除术式的疗效,以及腹腔镜手术对孕期卵巢肿瘤蒂扭转治疗的安全性。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的临床特征、诊断方式、处理方法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提高妊娠期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收治的31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明确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29例,其中1例术前误诊为阑尾炎。手术治疗中开腹手术19例(9例采取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保留患侧卵巢术式,10例采取常规切除患侧附件术式),腹腔镜手术10例(5例采取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的新术式,5例采取常规切除患侧附件术式)。所有病例发生于孕早期(<14w)4例,占12.9%;孕中期(14w~28w)25例,占80.6%;孕晚期(>28w)2例,占6.5%。29例手术患者中良性肿瘤29例,无恶性肿瘤,术中见卵巢肿瘤大小在4~14cm之间,平均7.31±2.66cm。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畸胎瘤14例(48.3%),其次为浆液性囊腺瘤6例(20.7%),黄体或黄素化囊肿4例(13.8%),粘液性囊腺瘤3例(10.3%),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6.9%)。29例手术患者中足月分娩24例,早产3例,流产2例。保守治疗的2例患者足月分娩1例,流产1例。
  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因其特殊的生理、解剖变化,容易出现误诊,需要与多科室紧密参与诊断治疗。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为成熟型囊性畸胎瘤,其次为浆液性囊腺瘤、黄体或黄素化囊肿、粘液性囊腺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易发生于孕中期,一旦发生应立即手术治疗,合理的术式选择不增加早产及流产发生率。术中探查对于无明显感染的良性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可采用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后将扭转的卵巢复位,再核除肿瘤的术式,既解决了卵巢病变,又保留了卵巢组织及功能。腹腔镜手术可应用于妊娠中期治疗卵巢肿瘤蒂扭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