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颗上颌前牙缺失拔除单颗下颌侧切牙的正畸治疗
【6h】

多颗上颌前牙缺失拔除单颗下颌侧切牙的正畸治疗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病例来源

2.临床资料

2.1 病例基本情况

2.2 临床检查

2.3 模型分析

2.4 影像学检查

2.5 诊断结果

3.鉴别诊断

4.问题列表

5.治疗目标

6.诊断设计

6.1 综合分析

6.2 治疗方案

6.3 治疗前准备

7.矫治中的主要材料

8.治疗过程

结果

1.矫治结果

2.治疗前后模型牙弓宽度及长度测量(测量方法同前)

3.X线头影测量结果对比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Bolton指数分析在正畸矫治中的指导意义

附表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中由于多颗上颌前牙缺失而导致上下前牙Bolton指数不调的错(殆)畸形的正畸治疗,研究分析由于上下前牙Bolton指数不调所致错(殆)畸形的临床特点及这类错(殆)畸形的诊断、设计、矫治效果。
  方法:选取1例缺失两颗上颌中切牙及一颗左上侧切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女性,年龄13岁,汉族;外伤史5年,外伤导致上颌两颗中切牙及左侧上颌侧切牙缺失;骨性Ⅲ类;上下颌骨发育基本正常;两侧第一恒磨牙中性关系,左侧尖牙远中关系;左侧尖牙反胎,右侧上颌第一、第二前磨牙正锁(殆);右侧下颌第二乳磨牙滞留,凹面型。矫治设计:根据模型分析、X线头影测量及Bolton指数分析,制定拔除左侧下颌侧切牙的矫治方案。拔除滞留的乳牙及左侧下颌侧切牙,上下牙列固定矫治。排齐整平上下牙列,解除下牙列拥挤;(殆)垫加双曲舌簧解除尖牙反(殆);纠正前磨牙区正锁(殆);镍钛螺旋推簧拓展缺牙间隙;调整双侧尖牙及第一恒磨牙达到中性关系。通过分析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比较矫治前后前牙的角度、上下颌骨及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情况;通过矫治前后曲面断层片观察牙冠、牙根、牙槽骨等方面的变化。
  结果:矫治疗程共20个月,矫治后解除了下牙列牙齿拥挤不齐,纠正了左侧尖牙区反(殆)及右侧前磨牙区正锁(殆)。有效拓展上颌前牙缺牙区间隙,拓宽上颌前牙段牙弓宽度。调整两侧磨牙及尖牙关系至中性,改善咬合关系。患者及家长对矫治效果满意。(1)通过模型分析、Bolton指数分析以及X线头影测量,制定拔除左侧下颌侧切牙及滞留的右侧第二乳磨牙的矫治方案。为解除下牙列拥挤、整平Spee曲线、内收下前牙提供间隙。近中移动左侧下颌尖牙,使左侧尖牙远中关系调整至中性,最终达到双侧尖牙及磨牙中性关系,后牙达到尖窝相对的咬合状态。(2)应用上颌(殆)垫加双曲舌簧,去除(殆)干扰同时唇向移动左侧上颌尖牙及右侧上颌侧切牙,拓宽上颌前牙区牙弓,改善凹面型。(3)因患者矫治结束时15岁,暂不能进行缺牙区种植或修复治疗。在保持器中加树脂牙进行暂时性美观修复,待成人后进行缺牙区义齿修复。
  结论:该病例通过全面的模型分析及X线头影测量分析,制定拔除单颗下颌侧切牙的矫治方案。这一非常规拔牙方案,虽然丢失了下颌中线但却有效的解除了下牙列前牙区的拥挤,解除了左侧尖牙区的反(殆),建立前牙正常覆(殆)、覆盖关系,建立双侧尖牙和第一磨牙中性关系。矫治结束后在压膜保持器加树脂牙用于缺隙保持并达到暂时性的美观修复作用。对于本病例患者,单颌拔除左侧下颌侧切牙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矫治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