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借鉴研究
【6h】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借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内容和评价

2.1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2.1.1 自卑感与补偿理论

2.1.2 追求优越理论

2.1.3 生活风格理论

2.1.4 社会兴趣理论

2.1.5 创造性自我理论

2.2 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评价

2.2.1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科学性

2.2.2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局限性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借鉴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必要性

3.1.1 转变教育者教育理念的需要

3.1.2 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需要

3.1.3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需要

3.1.4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需要

3.1.5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需要

3.2 借鉴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可行性

3.2.1 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3.2.2 教育对象的一致性

3.2.3 教育内容的相关性

3.2.4 教育方法的相通性

3.2.5 教育效果的互补性

3.3 借鉴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启示

3.3.1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3.3.2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3.3.3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深层价值

4 借鉴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1 借鉴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原则

4.1.1 以学生需要为本的激励原则

4.1.2 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原则

4.1.3 理解和尊重原则

4.2 借鉴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对策

4.2.1 借鉴自卑补偿理论提升自主意识强化学生的主动性

4.2.2 借鉴追求优越理论提高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

4.2.3 借鉴生活风格理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样性

4.2.4 借鉴社会兴趣理论增添校园人文环境的丰富性

4.2.5 借鉴创造性自我理论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能动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出大量的新事物,新生代大学生跟以往相比又有了新的特点,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原始的、单纯的、照本宣科、忽视个体差异性的教育模式已经在日新月异的变化潮流中落后了脚步,这就需要根据当前国情党情和社会化发展大趋势,改变单纯的以灌输为主的单一教育模式,借鉴相关学科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完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将心理学相关理论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当中是当今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作为心理学理论中的重要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借鉴作用。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关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人格发展,以及周围环境作用于个体,从而改变个体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奋斗目标,其核心点在于关注人的社会属性,即个体和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体的人格发展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本文以阿德勒个体理心学理论中的五个基本理论为出发点,从自卑感与补偿理论、追求优越理论、生活风格理论、社会兴趣理论、创造性自我理论,分别探讨了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作用,以及帮助大学生培养合作、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对思想教育内容的启示作用。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当前研究的现状以及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内涵和五个基本理论内容,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材料,分析总结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可借鉴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五大方面,并根据广大学者的研究经验,总结出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科学性和局限性,为下文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理清了思路;第三部分分别从教育对象、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过程、教育内容五个方面仔细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在借鉴的过程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启示;第四部分在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思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三个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借鉴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