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WFME认可标准的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体系研究
【6h】

基于WFME认可标准的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语

(一)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研究思路

(二)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研究方法

3. 理论依据

4. 分析框架

(三)结果

1. CAAM-HP、TEPDAD、LCME、WCAME的比较

2. WCAME与WFME认可标准的比较

3. 对某省三所医科大学教师的问卷调查

(四)讨论

1.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体系的地域性差异

2. 基于WFME认可标准视角的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局限与展望

3.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教师的教学与管理理念的影响

(五)结论

(六)建议

参考文献

三、综述: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1. 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2.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3. 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二)参考文献

四、附录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体系研究调查问卷(教师)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医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本研究参考WFME认可标准,并运用相关理论指导,通过官网信息整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体系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建议,为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提供参考。
  方法:
  1. 官网信息整理:通过浏览WFME官方网站,了解WFME认可项目相关内容,浏览CAAM-HP、TEPDAD、LCME及WCAME的官方网站,获取相关信息并整理。
  2. 文献研究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以认证、医学教育认证、临床医学认证、medical accreditation,accrediting agency,accrediting body,accreditation system为关键词查阅认证相关文献,了解研究进展,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支持。
  3. 比较研究法:对通过WFME认可的三个认证机构CAAM-HP、TEPDAD、LCME和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机构WCAME进行对比分析,并比较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同WFME认可标准之间的差异。
  4. 问卷调查法:基于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的结果以及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年)》制作问卷,对某省三所医科大学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5. 统计分析:缺失值采用中位数进行补齐。利用SPSS19.0 和 Stata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t检验及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 CAAM-HP、TEPDAD、LCME、WCAME的比较
  背景方面,CAAM-HP、TEPDAD、LCME为第三方机构,WCAME为教育部下设机构;认证标准方面,四个机构对认证标准定期更新,所要求的领域基本相似,内容存在差异,细化程度不同;程序和流程方面,四个机构认证流程比较统一,CAAM-HP、TEPDAD、LCME都十分看重认证中学生的角色;政策和资源方面,CAAM-HP 和LCME 采取了签署书面协议的方式避免利益冲突,WCAME采用了专家回避制度来避免利益冲突。
  2. WCAME与WFME认可标准的比较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认证机构为教育部设立,并不是第三方机构,没有上级认可机构对其进行认可。认证标准的制定基于对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研究,进行了本土化。认证流程整体遵循WFME认可标准的规范,投诉程序有待完善。WCAME制定了认证专家的回避制度,建立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数据库”,保存有关信息和资料。
  3. 对某省三所医科大学教师的问卷调查
  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3,表明问卷信度较好。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检验结果显示正在准备认证的院校其教师对认证相关内容重要程度的评分更高。简单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师所在的学校、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和从事工作类型影响教师对条目重要程度的评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学校和从事工作类型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结论:
  1. CAAM-HP、TEPDAD、LCME、WCAME四个机构在背景、认证标准、程序和流程、政策和资源四个方面拥有共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 WCAME基本符合WFME认可标准,一些方面仍有差异。
  3. 认证能够促进教师教育与管理理念的转变。处于认证周期不同阶段的学校其教师对于认证标准相关内容重要程度的评分存在差异。同时教师的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和从事工作类型也影响重要程度评分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