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资源监控与负载能力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6h】

资源监控与负载能力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背景介绍及意义

1.2 现状研究及分析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本文组织工作

2 系统关键技术

2.1 微软基础类库

2.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2.3 计算机网络通信

2.4 本章小结

3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总体需求

3.2 应用功能需求分析

3.2.1 本机资源实时监视

3.2.2 本机负载能力分析

3.2.3 远程资源实时监控

3.2.4 远程负载能力分析

3.3 系统性能需求

3.3.1 运行性能需求

3.3.2 设计性能需求

3.4 系统应用环境需求

3.5 可行性分析

3.6 系统安全性需求

3.7 本章小结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概要设计

4.1.1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4.1.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1.3 系统流程设计

4.1.4 系统安全性设计

4.2 数据库设计

4.2.1 设计规范

4.2.2 数据库概念设计

4.2.3 数据库逻辑设计

4.3 系统详细设计

4.3.1 人机界面设计

4.3.2 系统数据流程设计

4.3.3 系统时序逻辑设计

4.3.4 系统抽象建模

4.3.5 系统负载能力分析规则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开发与实现

5.1 编码规则

5.1.1 编程语言的选择

5.1.2 编码风格

5.2 开发环境

5.3 人机交互界面

5.4 接口数据类型

5.4.1 输入数据

5.4.2 输出数据

5.5 负载能力分析算法

5.6 安全机制

5.7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方法

6.1.1 单元测试

6.1.2 黑盒测试

6.2 系统测试用例

6.3 系统测试结果

6.3.1 测试结果

6.3.2 测试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使用信息系统,更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控制系统的资源分配。为了监控系统资源,分析系统负载能力,资源监控与负载能力分析系统应运而生。这是一款通过监视、分析、控制系统进程而控制系统资源分配的应用程序。
  系统数据的获取与操控是实现资源监控与负载能力分析系统的核心环节。所有的功能与性能需求均与这部分系统数据具有直接关系。通过注册表访问系统资源使用情况的相关系统数据时,必须要保证安全、稳定、高效。与本机系统的监控分析相比,远程系统监控分析功能的实现必须依靠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和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同时,基于对话框的MFC应用程序开发,简化了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本文对系统资源的实时监控与负载能力的分析做出了深入研究。依照软件工程生命周期理论,经过了背景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以及系统测试等步骤,实现了系统的功能要求。不但可以监视、控制系统内正在运行的进程、分配系统资源。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收集系统数据,对系统的负载能力做出分析判断。
  本文设计和实现的资源监控与负载能力分析系统,小巧、操作方便,但功能强大。一方面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分配系统资源,另一方面用户可以分析系统负载能力,然后对系统做出软硬件上的改变。该资源监控分析系统优化了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了用户使用系统的盲目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