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质性分析视角下的创新政策结构与特征——基于中美创新政策比较研究
【6h】

质性分析视角下的创新政策结构与特征——基于中美创新政策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2 理论综述

2.1 关于创新政策

2.2 关于政策作用体系

2.3 关于中美政策比较

2.4 文献总结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数据获取

3.4 数据分析

4 中美创新政策的基本结构

4.1 中国创新政策的基本结构

4.1.1 政策构成研究

4.1.2 政策体系研究

4.2 美国创新政策的基本结构

4.3 本章小结

5 中美创新政策对比分析

5.1 中美国家创新政策构成比较

5.1.1 政策目标比较

5.1.2 政策措施比较

5.2 中美创新政策体系比较

5.2.1 中国创新政策体系分析

5.2.2 美国创新政策体系分析

5.2.3 中美创新政策特征比较

5.3 中美创新政策整体分析

5.3.1 中国创新政策整体情况

5.3.2 美国创新政策整体情况

5.4 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创新体系具有政府主导、政策推动的特点,创新政策作为促进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主要的推动力量,对创新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从微观政策构成入手,探寻政策作用机理,揭示创新政策在具体事件中的运行模式,充分认识政策作用和激发的规律,是从制度设计角度促进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本文对创新政策的研究包括创新政策构成和创新政策作用体系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对《国家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分析与研究》报告中提及的106篇创新政策文件进行了共词分析,梳理出创新政策的一般性结构。其次,通过对大连市建设大连软件园这一创新事件进行扎根理论的编码分析,得出创新政策的作用体系。最后,为了更深入地剖析我国创新政策的特征和局限,使我国的创新政策更加趋于科学合理,本文选择美国这一创新领域的成功范本来进行对比,将《美国清洁能源法案》本身及其制定实施的全过程视为单文本大数据类型的案例来进行研究,析出美国创新政策的作用体系和政策构成,通过对中美创新政策各方面进行对比,总结出可供参考借鉴的政策建议。
  研究表明,创新政策由政策目标、作用对象、作用手段三要素构成,中国的创新政策作用体系为“战略-政策-行为”的直线体系,美国的创新政策作用体系为“战略-立法-行政-评估”的闭环体系。与美国相比,我国创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应当在建立程序规范、加强后评估和及时动态调整等方面进行加强和改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