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跨桥梁双拱肋气动干扰效应试验研究
【6h】

大跨桥梁双拱肋气动干扰效应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桥梁工程的发展

1.1.1 国内发展历史简介

1.1.2 国外发展历史简介

1.2 大跨拱桥的发展

1.3 桥梁抗风研究发展

1.3.1 风致振动

1.3.2 大跨度拱桥抗风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气动干扰基本理论

2.1 风的形成原因

2.2 风和桥梁间的相互作用

2.3 风对结构的静力作用

2.4 风对结构的动力作用

2.4.1 颤振(flutter)

2.4.2 驰振(galloping)

2.4.3 涡激共振(vortex resonance)

2.4.4 抖振(buffeting)

2.5 气动干扰的数值模拟综述

2.5.1 CFD基本思想

2.5.2 CFD形成与发展

2.5.3 CFD模拟过程简介

3 拱肋节段模型测力试验

3.1 概述

3.1.1 风荷载的三分力,风轴坐标系及体轴坐标系

3.1.2 静力三分力系数及其影响

3.1.3 拱桥风荷载特点

3.2 试验目的和场地

3.2.1 试验目的

3.2.2 试验场地

3.3 试验方案设计与模型制作

3.3.1 模型相似原理和相似比

3.3.2 模型设计与制作

3.3.3 试验方案与内容

4 试验数据与对比分析

4.1 试验数据

4.1.1 断面Ⅰ

4.1.2 断面Ⅱ

4.1.3 断面Ⅲ

4.1.4 断面Ⅳ

4.2 数据处理方法与数据对比

4.2.1 拱肋0°倾角时阻力系数的若干对比

4.2.2 拱肋0°倾角时阻力系数标准差的若干对比

4.2.3 拱肋9°倾角时阻力系数的若干对比

4.2.4 拱肋9°倾角时阻力系数标准差的若干对比

4.2.5 拱肋0°与9°倾角阻力系数之间的若干对比

4.2.6 拱肋0°与9°倾角阻力系数标准差之间的若干对比

4.2.7 拱肋不同削角工况阻力系数之间的若干对比

4.3 数据分析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从古至今都是世界公认的桥梁大国,很多种桥型的起源基本都可追溯到我国建桥史。拱桥是一种古老的桥型,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设计理论的不断完善与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之建筑材料的不断更新,出现了许多大跨度拱桥。
  跨径的不断增加不仅使桥梁更加实用和美观,而且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桥梁相比以前变得越来越细长,刚度越来越小,一旦遇到超出承受范围的荷载作用,如强风荷载或者地震荷载,可能会引起毁灭性破坏。本文以辽宁省大连市普湾新区16号路跨海大桥和虎滩桥为研究背景,将对其主桥主拱肋的抗风性能进行研究与分析。
  本文完成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简单介绍国内外桥梁工程发展的概况,重点介绍大跨度拱桥。从风致振动基本概念入手,逐步对大跨度拱桥抗风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2)介绍风和桥梁结构相互作用,风对结构的静力、动力作用,以及气动干扰数值模拟方面的一些知识,包括CFD的基本思想,形成与发展以及模拟过程。
  (3)为更好地了解拱肋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风荷载的三分力,静力三分力系数和拱桥风荷载特点进行阐述,并介绍本文试验的相关情况,包括试验目的与场地,试验方案设计与模型制作。
  (4)将由不同拱肋断面形式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得的数据,用Origin软件进行滤波和平滑处理,得出阻力系数及其标准差;通过改变不同的参数,对相应的阻力系数和标准差进行对比与分析,并对本次试验得出的结论做出总结和归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