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盘锦市科协“科普之冬”活动促进农超对接的案例研究
【6h】

盘锦市科协“科普之冬”活动促进农超对接的案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关键词阐释

1.2 国内外农超对接研究现状

1.2.1 国外农超对接研究现状

1.2.2 国内农超对接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相关理论分析

1.3.1 供应链理论

1.3.2 交易成本理论

1.3.3 合作经济理论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方法

1.4.4 思路框架

2 盘锦市“农超对接”的案例背景

2.1 我国“农超对接”的发展现状

2.1.1 发展历程

2.1.2 发展“农超对接”已具备的条件

2.2 “农超对接”开展前盘锦市农户与超市基本情况

2.2.1 盘锦市农业概况

2.2.2 农民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科普示范基地概况

2.2.3 超市基本情况

2.3 盘锦市“农超对接”现状

2.3.1 基本情况

2.3.2 “科普之冬”发展历程

2.3.3 主要模式和做法

3 盘锦市“农超对接”案例分析

3.1 盘锦市“农超对接”的积极效应

3.1.1 农民受益

3.1.2 超市受益

3.1.3 消费者受益

3.1.4 政府部门受益

3.2 盘锦市“农超对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超市进货标准高、结算周期长

3.2.2 缺乏稳定、紧密的对接关系

3.2.3 农户不按时交货现象较为突出

3.2.4 农产品质量无法保障

3.2.5 缺少品牌农产品

3.2.6 农户缺少话语权

3.3 问题成因

3.3.1 “农超对接”市场行为缺乏规范

3.3.2 信用机制缺失

3.3.3 生产者品牌意识薄弱,缺乏有效管理和推广

3.3.4 技术和专项人才缺乏

4 盘锦市“农超对接”的政策建议

4.1 发挥政府部门的积极作用

4.1.1 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作用

4.1.2 发挥政府部门的市场监管作用

4.1.3 发挥政府部门的推广优化作用

4.1.4 发挥政府部门引导消费者观念作用

4.2 加强农户的组织化和信息化建设

4.2.1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协组织,加强农民组织化程度

4.2.2 搭建“农超对接”的信息网络平台,减弱信息的不对称

4.3 适当加大政策优惠和规范市场行为

4.3.1 政府加大各类收费减免政策的实施力度

4.3.2 增加特色农产品资金投入

4.3.3 加强农产品认证与标准化政策

4.3.4 规范“农超对接”市场行为

4.4 加强品牌建设

4.4.1 强化品牌意识,深挖品牌文化

4.4.2 开发精深加工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

4.4.3 科学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

4.4.4 建立特色农产品行业协会,健全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

4.5 培养专项人才

4.5.1 政府部门出资或搭建平台为专项人才提供保障

4.5.2 超市企业协助开展人才培训

4.5.3 合作社、农技协组织要内外并举,培养、吸引人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农产品逐步由整体短缺变成了剩余,导致了农业生产者的产品出售困难的问题。与此同时,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由数量逐渐向质量进行转变,新型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不断涌现,盘锦市“农超对接”也应运而生。2008年,商务部、农业部《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下发以后,盘锦市“农超对接”成为这一活动的先驱者和探路者。此后的7年时间,此项活动在摸索中成熟并且壮大,从最开始的市级活动逐步发展到省级,乃至全国推广。鉴于此项活动已经开展了7年但却没有被系统地进行总结分析和深入研究,所以笔者决定以盘锦市“农超对接”活动为实例,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文献研究等方法,以供应链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合作经济理论为理论依据,对盘锦市“农超对接”案例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希望能够总结发展经验,并且解决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学习和研究,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对盘锦市“农超对接”的现状进行了介绍,通过对盘锦市“农超对接”活动的特点和积极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从对接超市和农业生产者这两个主体、对接关系维系、品牌建设等方面总结出了超市进货标准高、结算周期长,缺乏稳定、紧密的对接关系,农户不按时交货现象较为突出,农产品质量无法保障等问题,深入分析了“农超对接”市场行为缺乏规范、信用机制缺失、生产者品牌意识薄弱、缺乏有效管理和推广、技术和专项人才缺乏等问题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农户的组织化和信息化建设;二是要提高政策优惠和规范市场行为;三是要加强品牌建设;四是要培养专项人才。只有这些问题被解决,盘锦市“农超对接”活动才能够更加完善、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进行推广。

著录项

  • 作者

    王雨石;

  •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 学科 公共管理(MPA)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贤文;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盘锦市; 科普; 活动; 对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