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国外汉学界的杨朱哲学研究
【6h】

论国外汉学界的杨朱哲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国外汉学界杨朱哲学研究的历程及类型

2.1 国外汉学界杨朱哲学研究的大致历程

2.2 国外汉学界杨朱哲学研究的基本类型

3 国外汉学界对杨朱哲学思想的概括性阐述

3.1 杨朱的人生哲学

3.1.1 杨朱哲学是利己主义吗?

3.1.2 杨朱哲学与个人主义

3.1.3 杨朱哲学是否是享乐主义

3.1.4 杨朱的生死观

3.2 杨朱的政治哲学

3.2.1 非严格意义上的无政府主义

3.2.2 原始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

3.3 杨朱的认识论

3.3.1 自然主义认识论

3.3.2 感觉主义认识论

3.3.3 唯物主义认识论

4 国外汉学界关于杨朱哲学的比较性研究

4.1 杨朱哲学与西方哲学流派的比较研究

4.1.1 杨朱与伊壁鸠鲁

4.1.2 杨朱与梭罗

4.2 杨朱哲学与中国传统中其他哲学流派的比较研究

4.2.1 杨朱与儒家

4.2.2 杨朱与墨家

4.2.3 杨朱与法家

4.2.4 杨朱与道家其他人物

5 国外汉学界杨朱哲学研究的反思与评价

5.1 国外汉学界杨朱哲学研究的特色

5.1.1 研究内容方面

5.1.2 研究方法方面

5.2 国外汉学界杨朱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2.1 国外汉学界对杨朱哲学的误读或遮蔽

5.2.2 误读或遮蔽的原因

5.3 国外汉学界杨朱哲学研究的启示

5.3.1 杨朱哲学新意义的阐发

5.3.2 国外汉学界杨朱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启迪

5.3.3 中西方沟通与理解的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国外汉学家在研究杨朱思想时,采用西方哲学中的概念和方法对杨朱哲学进行解读和阐释,并且汉学家的问题意识使得杨朱思想被赋予新意义,这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考察国外汉学界的杨朱哲学研究出现的问题,分析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为中西方文化沟通提供了具体的解决路径,也为杨朱哲学甚至中国哲学走出世界提供借鉴。
  国外汉学家的杨朱思想研究在20世纪经历了三个阶段。通过观察这三个阶段的杨朱哲学研究可以看出,国外汉学家呈现出不同以往国内的研究方法,汉学家运用西方语境下的概念对杨朱思想进行解读,譬如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认识论等。力求把杨朱思想变成西方人可以理解的语言,打破了中国哲学不可言说,讲究体悟的传统。同时国外汉学家不仅把杨朱思想与西方哲人相比较,也把杨朱思想与中国哲人相比较,找出杨朱学说与其他思想的异同。国外汉学家的杨朱哲学研究,凸显出国外汉学家的问题意识,这我们打开了另一个视角去审视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国外汉学家对杨朱思想的新意义的阐发,这在国内的研究中是未曾有过的。但是可以明显看出国外汉学家在理解中国哲学思想时不能完全理解文本,不可避免的出现误读或遮蔽的现象。国外汉学家站在“他者”的角度解读杨朱思想,尽管其力求客观的反映杨朱思想的实际内涵,但是离开了杨朱思想的真实语境,不考虑杨朱思想的整体性和深刻的文化背景,很难全面把握杨朱的真实意图,由此很容易在解读杨朱思想过程中造成误读或遮蔽。
  通过国外汉学家的杨朱哲学研究,我们从中可以获得的启示是,要深刻理解中西文化背景,把握对文本的理解的同时,要站在客观的历史角度对杨朱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国内外对杨朱思想理解的不同之处,分析其所用的概念、方法等,加以借鉴。分析国外汉学界对杨朱思想理解的偏颇之处,而不是不加审视的全部肯定,同时对国外汉学家理解中的误读或遮蔽现象要做出积极回应,从而达到国内外在研究中国思想上达到有效的沟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