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日简化汉字对比研究——以《简化字总表》和《改订常用汉学表》中的简化汉字为对象
【6h】

中日简化汉字对比研究——以《简化字总表》和《改订常用汉学表》中的简化汉字为对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序論

1.1 研究目的と意義

1.2 研究对象

1.2.1 「略字」の定義

1.2.2 研究对象及び研究範囲

1.3 研究方法

1.4 先行研究及び本研究の位置づけ

1.4.1 中国の略字についての先行研究

1.4.2 日本の略字についての先行研究

1.4.3 中日の略字の对照についての先行研究

1.4.4 先行研究の問題点と本研究の位置づけ

第二章 中日略字の歷史の流れ

2.1 中国の略字

2.1.1 近代以前の略字

2.1.2 近代以降の略字運動

2.2 日本の略字

2.2.1 近代以降の漢字改革運動の經緯

2.2.2 「改定常用漢字表」

第三章 中日略字の比較

3.1 字数、筆画数の対照研究

3.1.1 中国の略字

3.1.2 日本の略字

3.2 字形の対照研究

3.2.1 両国とも簡略化されている漢字

3.2.2 中国でだけ簡略化されている漢字

3.2.3 日本でだけ簡略化されている漢字

3.3 簡略方法の対照研究

3.3.1 中日の簡略方法

3.3.2 中日簡略方法の対照

3.3.3 中日簡略方法のメリットと問題点

3.4 中如略字の相互影響

3.4.1 中国の日本への影響

3.4.2 日本の中国への影響

第四章 将来の中日略字

4.1 将来中日漢字簡略化が従うべきルール

4.2 中日略字の将来予想

4.2.1 中日両国の略字統一の難しさ

4.2.2 中日の略字の()来

第五章 本稿のまとめと今後の課題

5.1 本稿のまとめ

5.2 今後の課題

参考文献

謝辞

研究生履歷

展开▼

摘要

汉字从出现之日起,一直没有停止过发展演变。汉字的发展演变,就其形体来说,有简化也有繁化,但主导趋势还是简化。中日两国是一农带水的邻国,两国在汉字的使用上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两国的汉字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简体字。近代以来,两国同时经历了文字改革的历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简化字运动得到了振兴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文字改革措施。在限制字数的同时也对汉字字形进行了简化,笔画数进行了减省,政府在制定多个汉字表时吸收了大量的简体字,方便了日常生活中汉字的使用。
   中国和日本现今使用的简化字有共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本论文以《简化字总表》和《改订常用汉字表》中的简化字为对象,横向从中日两国简化字的字数、笔画数、字形和简化方法四方面;纵向从两国简化字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这对中日简化字的研究学习不无裨益。
   本论文具体由如下五个部分构成。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中日简化字相关的先行研究。
   第二章介绍了中日简化字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国方面重点叙述1949年以后的汉字简化措施;日本方面重点介绍明治维新以后各汉字表的演进及各表内的简化字情况。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内容。首先对《简化字总表》和《改订常用汉字表》中的简化字的字数和笔画数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其次分三类比较两表中简化字的字形;然后比较两国汉字的简化方法,探讨两国简化汉字方法的优缺点;最后说明中日两国简化字是相互影响的。
   第四章对中日两国未来简化字的发展进行了展望。首先针对两国在以往简化汉字时的缺点提出未来简化汉字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其次对将来中日简化字是否能统一之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未来中日汉字简化应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同时简化工作要慎重进行,使简化字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
   第五章作为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同时提出今后研究的课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