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语料库的国际海事公约中模糊限制语翻译的描述性研究
【6h】

基于语料库的国际海事公约中模糊限制语翻译的描述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国际海事公约通过规范海上活动在保证国际贸易及运输安全性和公平性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作为一些重要的海事公约的成员国,对这海事公约精准的翻译对保证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及对公约的执行都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模糊限制语成为语言学领域的备受关注的语言现象,一直是语言学上的重点研究领域。而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的重要组成。对模糊限制语的翻译的准确性对法律文本的翻译者来说十分的重要。本文旨于通过对国际海事公约的定性和定量性分析,找出模糊限制于在海事公约中的分布,翻译规律和翻译准则。
   本文采用了以语料库为方法的对国际海事公约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提取和归类以便进一步的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了基于国际海事公约的23万字的语料库,并对语料库通过Trados软件进行了自动对齐。进而建立了国际海事公约平行语料库。通过AntConc索引程序结合手动辨别对语料库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归类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在纽马克的翻译原则的指导下分析国际海事公约平行语料库中模糊限制语的翻译,得出了以下结论:
   1.国际海事公约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十分广泛。在语用学分类下的四类模糊限制语的分布有着很大的区别,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最多,而间接型模糊限制语最少,程度型模糊限制语又多于范围型模糊限制语。另外,各个分类之间的词性各有不同,而翻译中的模糊限制语也同样如此。
   2.在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下,国际海事公约中的模糊限制语翻译共有六大类,分别为:增译法,省译法,词类转移法,语态转换法,直译法,语境演绎法。
   3.在不同的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中,翻译法有着很大差别,对于范围型模糊限制语,由于常常与数字等连用,一般用直译法通过找中文翻译中的对应模糊限制语来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对于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由于语言的使用表达上的区别,其他的方法如,省译法来使其确切,语境演绎法来保证语义上的对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