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海救助局青岛基地新建码头通航安全研究
【6h】

北海救助局青岛基地新建码头通航安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对通航安全的研究

1.2.2 国内对通航安全的研究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通航环境安全评价常用方法

1.4.2 本文采用的通航环境安全评价方法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青岛港救助基地码头附近海域通航现状

2.1 港口环境分析

2.1.1 港口现状

2.1.2 港区航道现状

2.1.3 锚地现状

2.1.4 青岛港救助基地码头

2.2 自然环境分析

2.2.1 气象

2.2.2 水文

2.2.3 地形、地貌

2.3 青岛港交通环境条件

2.3.1 青岛港船舶交通流统计分析

2.3.2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2.4 通航船型

2.5 港区安全保障现状及管理现状分析

2.5.1 VTS系统

2.5.2 助航标志

2.5.3 安全管理规定

第3章 影响救助基地码头通航安全要素分析

3.1 救助基地码头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分析

3.2 自然环境对通航船舶的影响

3.3 救助基地对交通环境的影响分析

3.3.1 船舶交通流量对港区通航安全的影响

3.3.2 救助船舶通航水域与附近船舶习惯航路的相互影响

3.3.3 救助船舶交通流与港区现有交通流的相互影响

3.3.4 救助基地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

3.4 通航安全分析

3.4.1 港外航道通航安全分析

3.4.2 进出胶州湾港区主航道通航安全分析

3.4.3 港池水域通航安全分析

3.4.4 制动水域长度分析

3.4.5 旋回水域通航安全性分析

3.4.6 锚地安全性分析

第4章 青岛救助基地新建码头通航环境安全评价模型

4.1 评价方法

4.2 指标体系的建立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2.2 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

4.3 指标权重的获取

4.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4.3.2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

4.3.3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4.3.4 权重的计算以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4.3.5 指标权重的计算

4.4 通航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4.4.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和方法介绍

4.4.2 通航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及计算结果

第5章 北海救助局青岛基地新建码头通航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5.1 施工期通航安全保障

5.2 施工期应急响应

5.3 助航标志的布置

5.4 靠离泊通航安全分析

5.5 营运期安全保障措施

5.6 船舶通航方案及操纵技术

5.7 配套支持系统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作为我国交通支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障海上安全、救助抢险的职责。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提供安全保障,应加快救助基地布局,完善地方应急防灾体系。
  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南岸的胶州湾内,是我国著名的优良港口。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为现代化的综合性大港和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港。
  随着港区建设的深入,投产营运的码头越来越多,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往来船舶也越发密集,海难事故的隐患也越来越大。目前青岛港区及周围海域尚无一定规模的海上救助打捞设施及救助站点。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交通运输部在我国沿海水域实施分区救助,并在青岛港设置救助基地。
  本文通过分析青岛港救助基地新建码头工程及附近海域的自然环境,港口现状,交通状况等影响水运安全的各项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救助基地新建码头工程及附近海域通航环境安全的评价指标及权重,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青岛港救助基地新建码头工程及附近海域通航安全状况作出评价。以期能更系统、更科学的评估救助基地码头及附近海域的通航安全状况,为港口的建设和发展、为海事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保障港区通航安全、通航效率及海洋环境作出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