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马克思《政治冷淡主义》研究
【6h】

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马克思《政治冷淡主义》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十九世纪中叶,以无政府主义之父蒲鲁东及其学生巴枯宁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在西方国家广为传播。而无政府主义关于废除国家以及主张工人阶级放弃政治斗争的思想在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的当时对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政治冷淡主义》一文的发表,不仅在当时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如今解决我们如何看待自由、国家和革命等问题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立足文章本身,试图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详细解读来还原一个真实的、斗争的马克思。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这篇文章进行解读,首先是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与理论渊源,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和巴黎公社实践的失败都为无政府主义的广为传播创造了条件。第二个方面是这篇文本的主要内容,文章通过列举无政府主义者反对工人阶级参与一切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观点揭露了无政府主义者捍卫资产阶级自由的真实目的。第三方面是阐述马克思在对无政府主义批判的过程中所彰显出的马克思的理论主张,如在自由观上,无政府主义主张个人绝对自由,而马克思则主张辩证统一的自由观;在国家观上,无政府主义主张立即废除国家,马克思则认为国家是自然消亡的,只不过需要由无产阶级专政来为实现共产主义进行过渡;在革命观上,无政府主义幻想依靠农民和小资产者通过密谋暴动来消灭国家,而马克思则主张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暴力革命。最后是这篇文本的理论意义及马克思在这篇文本中所体现出的自由观、国家观和革命观的现实意义,这些观点对规正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的自由观、国家观和革命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