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研究
【6h】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学者对金融衍生品和衍生品市场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学者对金融衍生品和衍生品市场研究现状综述

1.3.3 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的研究

1.3.4 文献综述述评

1.4 本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金融衍生品市场概述

2.1 金融衍生品概述

2.1.1 金融衍生品的概念和特征

2.1.2 金融衍生品的基本功能

2.1.3 金融衍生品的类型

2.1.4 金融衍生品的风险

2.2 金融衍生品市场概述

2.2.1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涵义

2.2.2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必要性

2.2.3 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可行性

第三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

3.1 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金融衍生品场内市场的现状

3.1.1 交易品种多样化和复杂化

3.1.2 交易规模扩大化

3.1.3 区域分布集中化

3.2 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金融衍生品场外市场的现状

3.2.1 交易过程杠杆性突出

3.2.2 投资者集中化程度高

3.2.3 场外市场中信用衍生品发展尤为迅速

3.3 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的比较

第四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

4.1 我国金融衍生品场外市场交易现状

4.1.1 交易品种方面

4.1.2 交易规模方面

4.2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4.2.1 金融衍生品场内市场发育不完善

4.2.2 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处于初级阶段

4.2.3 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过于严格,限制了市场的发展

4.2.4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还不完备

第五章 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对策研究

5.1 选择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的正确路径

5.1.1 股权类衍生品为先导

5.1.2 利率类和汇率类衍生品积极准备

5.1.3 信用衍生品的推出条件还不成熟

5.2 大力发展基础产品市场

5.3 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市场

5.4 稳步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

5.5 加强市场参与者的管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高速成长,资本市场不断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也逐步发展起来。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衍生产品尤其是场外金融衍生产品最早成为国内国际市场上褒贬不一的争论对象,有人认为,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是引致本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线:也有人认为,金融衍生品作为工具本身并无罪过,问题出在工具使用者身上,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督管理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性,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及其产品的投资者和使用者进行引导和管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控制金融衍生品的风险。
   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种种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多种金融衍生产品纷纷被迫停止交易,在21世纪初才恢复交易,到目前整个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作为后发展国家,我们将更多的焦点聚集在此次金融危机带给我国衍生品市场的影响上,金融危机袭来,一方面由于国内衍生品市场不发达,国企在套期保值时不得不更多依赖境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企业的衍生品交易与现货的规模、方向、期限不相匹配,导致为数不少的大型央企在国际金融市场衍生品交易领域折戟沉沙。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场内市场由于本身发展不成熟,没有与整个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全接轨,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反而没有受到多大冲击,经受住了这次残酷的金融危机,而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却和全球金融衍生品场外市场一样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影响。这就提出了危机对中国衍生品发展的启示和未来如何发展中国衍生品市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讨论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概念入手,首先分析了近二十几年来中国场内和场外的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其次重点阐述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所受到的损害和影响,并与国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所受影响进行对比,同时将金融衍生品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作对比,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具有一定的启示,然后提出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呈现出来的问题,最后对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未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及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