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存在·境遇·他人-从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角度解析菲利普·罗斯的《人性的污秽》
【6h】

存在·境遇·他人-从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角度解析菲利普·罗斯的《人性的污秽》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ationale, Basis and Content of the Thesis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1.3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1.4 Literature Review

1.5 Philip Roth and The Human Stain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sis

2.1 Existentialism and the Definition of “Being for Itself”

2.2 The Clarification of “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

2.3 Existentialists’ Identification of “Condition”

2.4 The Clarification of “Hell is Other People”

Chapter Three Black to White----Coleman’s Reconstruction of His Self-Identity

3.1 Coleman’s Choice as a “Being for Itself”

3.2 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Coleman’s Freedom to Choose His Life Pattern

Chapter Four The Conditions for Coleman to Overcome in Reconstruction

4.1 Coleman’s Escape from Family

4.2 Coleman’s Escape from Race-----the Collective Identity

Chapter Five Coleman’s Battle against the “Others”

5.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eman and Delphine

5.2 The Distortion of Coleman’s Identity after the “Spook” Incident

Chapter Six Conclusion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麦克锡主义、越南战争以及反越战运动在美国的轰轰烈烈成功地将美国卷入了一场剧烈的骚动和变革之中,此外,1998年总统克林顿的色情丑闻重新点燃了美国公众的“审判精神”和“政治正确性”热情。作为这一系列事件的见证者,菲利普·罗斯完成并出版了描绘了美国近代全景的“美国三部曲”,出版于2000年的《人性的污秽》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菲利普·罗斯通过这部小说将个人的命运和美国特殊时期的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在一系列的人物冲突,命运变迁下表达了他对小说主人公科尔曼由黑人伪装为犹太人以及与福尼亚的恋情的态度,也通过细腻的笔调描写了科尔曼做出一系列选择时进行的心理活动和内心独白。
  小说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外评论界的强烈关注,小说中描述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吸引了不少评论家从社会分析的角度去探讨人性污秽背后的社会污秽。小说中科尔曼,福尼亚和莱斯利这三位主人公代表了美国三类特殊而又典型的人群:少数族裔,下层女性和患有创伤后压力紊乱症的越南老兵。他们特殊的经历以及罗斯对他们大篇幅的描述吸引不少评论家从心理创伤角度评析该小说。小说中弥漫的政治色彩使得评论界开始从政治角度去评论该小说,“政治正确性”称为评论界关注的重点。
  本论文试图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来解读《人性的污秽》。在本文中,“幽灵”事件前,科尔曼挣脱家族及种族束缚、追求个人身份以及“幽灵”事件后被背叛后同“他人”抗争的过程是笔者讨论的重点,笔者将尝试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中的关于“自为的存在”、“境遇”和“他人”的理论思想分析主人公科尔曼如何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执着的追求自己独立的身份以及对“人人皆知”社会的反抗。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希望能帮助其他研究人员在该小说的研究上获得进展。
  本论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个章节对论文的基本内容做了一个综合的概述,主要包括论文选题背景、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综述的介绍和对小说作者及小说的综合介绍。论文主体的四个章节主要完成了存在主义理论和小说的结合,运用“自为的存在,境遇和他人”的理论来分析科尔曼的种族装扮和最终的悲剧。最后一个章节则概括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及表明了笔者对今后对小说及存在主义研究的期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