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缺陷及修复研究——以中国船舶燃料大连分公司为例
【6h】

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缺陷及修复研究——以中国船舶燃料大连分公司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2.1西方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综述

1.2.2内部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的研究状况

1.2.3内部劳动力市场在我国适用性及相关人力资源制度设计的研究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2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原因与特征

2.1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原因

2.1.1劳动力替换成本和潜在风险的存在

2.1.2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2.1.3知识专用性和岗位特殊性的存在

2.1.4异质型人力资本产权计量定价的困难

2.2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2.2.1长期雇佣

2.2.2内部晋升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按工作支付报酬

2.2.3报酬后置

注释

3中国船舶燃料大连分公司内部劳动力市场现行状况

3.1公司概况

3.1.1公司发展历程

3.1.2人力资源构成情况

3.2原有内部劳动力市场运行状况

3.2.1内部劳动力市场在中燃大连分公司的适用性

3.2.2原有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缺陷

3.3内部劳动力市场修复重点

4中国船舶燃料大连分公司内部劳动力市场修复

4.1聘用制度的重新确立

4.1.1有选择的长期雇佣制度

4.1.2雇佣结构层次的确定

4.2内部晋升的双重渠道与淘汰退出机制

4.2.1内部晋升的工作阶梯的搭建

4.2.2内部竞聘机制

4.2.3员工流动“进出口”设计

4.3与新的工作阶梯相适应的动态薪酬制度

4.3.1原有薪酬构成分析

4.3.2动态薪酬方案设计

5对修复后的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评价与总结

5.1修复后的积极效果

5.2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5.2.1打造特殊人力资本积累的长效机制

5.2.2内部调整劳动投入与外部变更雇佣关系的交叉

5.2.3企业文化氛围的“软激励”

5.2.4社会保障体系与再就业培训机制的建立健全

6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内部劳动力市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雇佣制度。它具有长期雇佣、内部晋升、报酬后置等特点,在我国一些企业中也具有适用性。虽然传统体制下中国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也具有典型内部劳动力市场表面相似的特征,包括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劳动力配置,存在较典型的工作阶梯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技术等级工资制,一定的劳动竞赛和奖励等锦标制度以及工作评估制度等,但本质区别在于,在我国外部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行政性配置由于没有外部压力形成了就业和工资的双重刚性。同时缺乏激励使得企业内部没有形成竞争压力和合理的员工流入流出机制,难以达到人力资本积累的目的。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缺陷亟待修复。 本文以中国船舶燃料供应大连分公司作为分析对象,对该公司原有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与缺陷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企业所处行业情况及自身发展能力具体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其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缺陷和诸多不合理因素,并就此从雇佣机制、员工流动机制、工资给付机制等方面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包括合理划分内部劳动力市场层次,依据管理职能、技术职能、岗位价值等对员工进行分类,建立分层次的雇佣结构;建立有激励的内部竞聘及内部晋升渠道,打通企业内外部劳动力市场,设置人员流动的“出口”机制与渠道,保持人员的“进出口”通畅;设计激励性的薪酬体系,建立薪酬支付与绩效考核之间的有机关系等。最终使内部各机制互相协调,在自由雇佣的基础上确定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长期信任和主动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内部劳动力市场在人力资本积累、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稳定的核心员工队伍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