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主体间性与诗意地栖居——《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生态美学解读
【6h】

主体间性与诗意地栖居——《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生态美学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Yann Martel and His Works

1.2 Literature Review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2.1 Inter-subjectivity

2.1.1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Society

2.1.2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Self

2.2 Heidegger’s Poetic In-habitation

Chapter Three Inter-subjectivity Reflected in Life of Pi

3.1 Inter-subjective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Society

3.1.1 Collapse of Social Relations

3.1.2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Man

3.2 Inter-subjective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Self

3.2.1 Crash of Self

3.2.2 The Pursuit of a Harmonious Spiritual World

Chapter Four Poetic In-habitation Reflected in Life of Pi

4.1 Disappearance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4.2 The Pursuit of Poetic In-habita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扬·马特尔(1963—)是加拿大伟大作家之一。写有《自我》、《标本师的魔幻剧本》等多部著作,其中《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最为成功。小说于2001年出版,好评如潮,获得了2002年英国著名的曼布克奖、德国国家图书奖等六项国际殊荣以及《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等7项年度好书推荐。2012年著名导演李安将该小说搬上了荧屏,更掀起了讨论该作品的热潮。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描述的是一人一虎在海上漂流227天的故事。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人性、成长、隐喻、伦理、宗教、精神分析、生态主义、后殖民主义、人与动物的关系等视角解读这部小说。本论文旨在从生态美学的视角来解读《少年Pi的奇幻漂流》,侧重从主体间性和海德格尔的诗意地栖居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小说中所蕴含的生态美学思想,剖析小说中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关系,试图以审美之途探寻人与自然以及社会最终的协调统一。
  本论文共由五个章节构成。
  第一章介绍了扬·马特尔的文学成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故事梗概、关于该小说的国内外文学评论以及本论文的重要性。
  第二章主要对生态美学的两个方面即主体间性和海德格尔的诗意地栖居进行阐述,以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第三章以主体间性对《少年Pi的奇幻漂流》进行了分析,试图揭示小说中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主体间性关系,探寻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失衡的共在与和谐的共在。
  第四章对《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体现的诗意地栖居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试图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最终的和谐统一。
  第五章则总结了本论文的重要观点,并表述了扬·马特尔对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和谐统一关系的向往和期盼,希望能够唤起人类的环保意识,从而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