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止凝血、肝功能及血细胞分析的实验诊断研究
【6h】

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止凝血、肝功能及血细胞分析的实验诊断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慢血、晚血、慢性乙肝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抗凝血及纤溶功能

2.1材料

2.2 方法

2.3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慢血、晚血、慢性乙肝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血细胞分析

3.1材料

3.2 方法

3.3结果

3.3讨论

第四章 慢血、晚血、慢性乙肝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变化

4.1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讨论

第五章 慢血、晚血、慢性乙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

5.1材料

5.2 方法

5.3结果

5.4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肝病病人出凝血的实验室诊断及新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慢血)、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抗凝血功能、纤溶功能、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血细胞分析结果。以阐明上述各型肝病与凝血功能、抗凝血功能、纤溶功能、肝功能、肝纤维化程度及血细胞含量的相关性及其变化规律。从而明确各实验指标上述肝病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监测和预后等方面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江西省寄生虫研究所有明确诊断为慢血、晚血患者各50例和本院明确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各50例。年龄35-70岁,平均57岁。同时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要求正常饮食,不抽烟、近期无饮酒,正常睡眠等,各项检查指标均正常,年龄35-66岁,平均52岁。在未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前空腹抽取静脉血,凝血功能、血细胞分析、肝功能指标4小时之内检测,抗凝血功能、纤溶物质和肝纤维化指标分离血浆-70℃保存后统一检测。
  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血组凝血功能(PT、APTT、TT、Fg)差异无显著性,抗凝血功能(AT-III、PC、PS)差异有显著性,纤溶指标PLG无统计学差异,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晚血组PT、TT、Fg差异有显著性而 APTT差异无显著性,抗凝血和纤溶功能差异有显著性,慢乙肝和乙肝肝硬化组的凝血、抗凝血和纤溶功能均有显著性差异;慢血组患者与晚血组患者在PT和TT的比较上有显著性差异而APTT和Fg无显著性差异,AT-Ⅲ和PC有显著性差异而PS无显著性差异,D-二聚体、PLG有显著性差异;慢血和慢乙肝患者比较凝血功能、抗凝血功能、PLG差异非常显著而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晚血和乙肝肝硬化比较凝血功能除TT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差异非常显著,抗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有显著性差异;慢乙肝和乙肝肝硬化组在TT、Fg的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而PT、APTT有显著性差异,抗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有显著性差异,PLG无显著性差异。
  2.慢血、晚血和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细胞分析项目(WBC、RBC、Hb、PLT)较健康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减低,且乙肝肝硬化组最为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WBC、RBC、Hb较健康对照组略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慢血组和晚血组的WBC结果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的 RBC、Hb及PL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血组和慢乙肝组在血细胞分析结果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对慢乙肝和乙肝肝硬化组、晚血和乙肝肝硬化组进行比较,血细胞分析各项结果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血吸虫病患者(慢血和晚血)与健康对照比较,除总蛋白TP外,其他项目(ALT、AST、TBIL、DBIL、ALB、GLB、GGT、ALP、AFP)皆有统计学差异(P<0.05)。慢血和晚血相比较,除总蛋白TP和AFP外,其他项目皆有统计学差异(P<0.05)。慢乙型肝炎组ALT、AST、TBIL、DBIL、GGT、AL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 TP、ALB、GLB明显减低(P<0.05),而AFP平均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但其秩均值与对照基本一致(P>0.05)。慢乙型肝炎组和慢血组比较所有肝功能项目皆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肝肝硬化组 ALT、AST、TBIL、DBIL、GLB、GGT、AL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TP和ALB明显减低(P<0.05),而AFP平均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但其秩均值与对照基本一致(P>0.05)。乙肝肝硬化组与慢乙型肝炎组比较,是除Glb、GGT、ALP无差异之外(P>0.05),其他项目皆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肝肝硬化组ALT、AST、TBIL、DBIL、TP、ALB皆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肝硬化组与晚血组比较ALT、AST、ALB、GLB、GGT皆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项目差异不明显(P>0.05)。
  4.慢血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HA、LN、PCIII、IVC)和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HA、LN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和P<0.001),其他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晚血组的血清HA和LN明显高于对照(P<0.001),而PCIII和IV-C与对照基本一致(P>0.05);晚血组与慢性组比较,HA和PCIII明显增高(P<0.05),两组血清LN和IV-C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组,HA、LN、PCIII、IVC指标皆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明显显著性(P<0.01);乙肝肝硬化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只有 PCIII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慢乙肝组与慢血组相比,HA、LN、PCIII、IVC所有指标水平增加,差异显著(P<0.001)。乙肝肝硬化组与与晚血组比较,HA、LN、PCIII、IVC所有指标皆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01)。
  结论:
  慢血、晚血、慢乙肝及乙肝肝硬化患者在凝血、抗凝血、纤溶功能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变;血细胞数量和含量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肝功能损害及肝纤维化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联合检测,及时发现肝病患者止凝血功能障碍、血细胞分析异常、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异常改变,对临床医生在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指导以及预后判断上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