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诱导化疗序贯奈达铂同期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远期疗效和毒副反应
【6h】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诱导化疗序贯奈达铂同期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远期疗效和毒副反应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DN)诱导化疗序贯奈达铂同期放化疗与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PF)诱导化疗序贯顺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远期疗效和毒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12月至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146例初诊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其中82例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的诱导化疗,64例患者接受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的诱导化疗。DN组:多西他赛75mg/m2 d1静脉滴注,奈达铂80-100mg/m2 d1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疗程。PF组:顺铂30mg/m2 d1-3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500-800mg/m2 d1-5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行2周期的诱导化疗,化疗结束后尽快行同期放化疗。DN组同步化疗方案:奈达铂40mg/m2,每周1次;PF组同步化疗方案:顺铂40mg/m2,每周1次。DN组和PF组均行调强放疗,处方剂量:鼻咽原发灶、转移淋巴结、鼻咽亚临床高危区、鼻咽亚临床低危区和颈部预防照射区分别为66-70Gy、62-70Gy、60Gy、54Gy、54Gy。分割治疗30次,每天放疗1次,每周5次。
  结果:
  DN组和PF组两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65.8%vs64.0%,P=0.732)、5年无进展生存率(64.6%vs60.9%,P=0.761)、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率(90.2%vs87.5%,P=0.557)、5年无远处转移率(73.1%vs71.8%,P=0.9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化疗相关急性毒性反应中,DN组III/IV级白细胞减少(36.5%vs20.3%,P=0.032)和III/IV级中性粒细胞减少(30.4%vs9.3%,P=0.002)明显高于P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呕吐反应方面,PF组明显高于DN组,PF组出现III/IV级呕吐反应的比例为14%,DN组未出现(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减少及贫血方面两组患者发生率相当(12.1%vs9.3%,P=0.682;18.2%vs17.1%,P=0.9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相关急性毒性反应中,两组患者出现口腔黏膜炎和皮肤反应的比例均较高。DN组与PF组出现I/II级口腔黏膜炎的比例为31.7%和29.6%(P=0.640)、III/IV级口腔黏膜炎的比例为32.9%和37.5%(P=0.5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N组与PF组出现I/II级皮肤反应的比例为35.3%和32.8%(P=0.852)、III/IV级皮肤反应的比例为25.6%和26.5%(P=0.8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相关晚期毒性反应中,除耳部放射损伤及唾液腺放射损伤发生比例较高外,放射性脑病及放射性组织纤维化发生比例均较低,未出现放射性脊髓病。DN组和PF组两组患者I/II级耳部放射损伤分别为19.5%和15.6%(P=0.542)、I/II级唾液腺放射损伤分别为65.8%和68.7%(P=0.712)、I/II级放射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2%和1.5%(P=1.000)、I/II级放射性组织纤维化发生率分别为4.8%和4.6%(P=1.000),均未出现III/IV级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诱导化疗序贯奈达铂同期放化疗与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诱导化疗序贯顺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远期疗效相似。在毒副反应方面,PF组的呕吐反应明显高于DN组,但骨髓毒性较低,急性和晚期放疗损伤相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