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为例
【6h】

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导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5研究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2章 生态经济与产业发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生态经济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2.3生态经济背景下其他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方略

第3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产业发展现状

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概况

3.2 产业发展现状

第4章 产业发展不足的原因分析

4.1政策法规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

4.2缺乏生态发展的产业理念

4.3产业关联度低,主导产业不突出

4.4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4.5产业结构雷同,园区功能定位不明晰

4.6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现代物流等发展滞后

第5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5.1加快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

5.2建立健全有效的体制机制体系

5.3树立生态发展理念,营造社会舆论氛围

5.4明确主导产业,实施错位发展

5.5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5.6发展产业配套,强化政府的引领作用

第6章 结束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呈快速增长,但传统的生产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已显而易见。三十多年来的“两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已开始阻碍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当前,实现区域现代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目标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发展生态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需要努力提高生态经济发展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战略。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其特色是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理想栖境。2012年9月,成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利用先导区内更大的改革权和试点权,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此次希望通过分析先导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再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关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提出系列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产业发展战略的参考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制约产业发展的不足之处一旦确定后,需要对问题加以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加以推进。本文主要基于产业发展中多主体缺乏生态经济发展理念、法制体系不健全,产业结构雷同、关联度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板块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配套发展不足等,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健全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和创新财税体制等相关政策保障体系,积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NGO、社会公众、媒体舆论参与的作用,分层次、分重点推进产业发展战略等措施,提出产业发展应该集群化,同时加强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创新、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及产业结构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